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55年问世以来,墨西哥文坛的经典之作《佩德罗·巴拉莫》就吸引了大批文学评论家对其进行解读分析。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分析的是《佩德罗·巴拉莫》中“死亡”这一主题。在这部作品中,胡安·鲁尔福创造了一个奇特的“活死人”世界。文中所有人物都已死亡,但依然“活着”,依然在交谈、在倾听、在怀念。另一方面,在这个世界中生(活着)、死可以无限循环。胡安·普雷西亚多和苏萨娜·圣胡安在死亡中得到新生。小说中这一奇特的“死亡”,在墨西哥有着渊源的历史,能追溯到墨西哥被征服前纳华世界的死亡观中。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要对这种“死亡”进行溯源。首先通过对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留下的史料记载的学习,我们会对当时的死亡观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在帕特里克·约翰逊对纳华神话、传说的解读中找到新的分析《佩德罗·巴拉莫》中“死亡”的方法。通过对米克特兰和柯马拉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柯马拉象征着米克特兰,当然也就有着与米克特兰的一样性质:既是死亡之地,也是再生之地。另一方面,《佩德罗·巴拉莫》一书中的主人公胡安·普雷西亚多也是羽蛇神魁扎尔科亚特尔的化身,他的寻父之旅和魁扎尔科亚特尔到米克特兰要骨头的意义一样,都是回到死亡之地,创造新生。其次我们从纳华的太阳传说出发,分析佩德罗·巴拉莫的世界,父亲的世界的贫瘠以及胡安·普雷西亚的世界,儿子的世界的希望。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虽然《佩德罗·巴拉莫》一书中有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但是它的“死亡”之源却在纳华世界的死亡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