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隶属于鹃形目、杜鹃科、鸦鹃属,有8个亚种,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亚洲的留鸟。中国南部是其主要分布区域,曾因大量捕捉制作中药而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现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关于该物种的繁殖习性,国外曾开展过相关研究,国内则少有报道。为了完善这一物种的基础资料,于2016年3月到6月在广西西南部的龙州县弄岗村对褐翅鸦鹃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运用样线法、系统搜索法、追踪亲鸟行为等方法,辅以自动温度记录仪、红外感应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对褐翅鸦鹃繁殖期间的生境选择、繁殖行为、卵及窝卵数、孵卵节律、雏鸟发育以及存在的竞争与威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在野外共找到褐翅鸦鹃的繁殖巢12个,其中记录到卵的有10巢,有5巢成功孵化。共记录到卵44枚,成功孵化20枚,卵孵化率为45.45%。最终成功出飞雏鸟16只,出飞率为80.00%。繁殖成功率为36.36%。 (2)褐翅鸦鹃的巢呈椭圆形,筑在禾本科植物上,主要由禾本科植物叶片相互弯折、镶嵌形成。巢口偏向于西南方向。巢高(47.08±1.20)cm,短径长(36.42±1.33)cm,长径长(42.75±1.91)cm,距地面高(1.73±0.14)m(n=12巢)。巢址多选择在植物种类多且草本密度高、拥有乔木、距农田距离较近、人类干扰少、隐蔽情况好的石山山脚。繁殖期褐翅鸦鹃的栖息地偏向于选择海拔较低、乔木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乔木和灌木盖度较低但草本盖度高的环境,同时喜欢在农田中觅食,尤其是植被盖度较高的农田中。这些都体现了褐翅鸦鹃在生境选择过程中繁殖成功和自身存活之间的一种权衡。 (3)褐翅鸦鹃的求偶行为在三月份出现,五月中旬基本消失,一天中的上午6~10时和下午16~18时两个时间段内最盛。交配行为多发生在上午10~13时和下午16~19时,常见于喀斯特山腰植被丰富的地方。此外还记录到巢内的交配行为。筑巢行为发生在求偶确定配对关系后,雌雄共同参与。筑巢过程中进行产卵,每2d产1枚,会持续6~10d。白天双亲共同参与孵卵,夜晚则由其中1只负责。夜间亲鸟的在巢时间从19时左右持续至翌日早上6时左右。哺育由双亲共同承担,其育雏期为17~19d,平均(18.25±0.48)d(n=4巢)。雏鸟出壳的6日龄内,早晨和夜晚还需亲鸟暖雏,后随日龄增加,暖雏次数会逐渐减少。 (4)褐翅鸦鹃的卵为椭圆形、白色无斑点。卵重为(16.35±0.51)g,卵短径为(28.46±0.38)mm,卵长径为(36.11±0.42)mm(n=44枚)。窝卵数3~5枚,平均(4.56±0.24)枚(n=9巢)。巢捕食率为66.67%。窝卵数与卵参数和繁殖参数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与巢尺寸无相关关系。据结果分析,我们认为增加窝卵数有利于种群繁殖,增加了种群延续保险系数,巢捕食压力是影响窝卵数的重要因素。 (5)褐翅鸦鹃的孵卵期为12~19 d,平均(16.75±1.65)d(n=4巢),与窝卵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865,P>0.05)。亲鸟采取离巢次数少和离巢时间长的孵卵策略。日活动时间在700 min以上(n=45d),日离巢次数为(8.82±0.34)次(n=45 d),平均每次离巢持续时间为(52.91±2.35)min(n=397次),每次离巢持续时间与环境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113,P<0.05)。巢内平均孵化温度为(31.7±0.3)℃(n=4巢),随孵化天数增加而增加,并与环境温度(最高温r=0.566,最低温r=0.537,平均温r=0.706,P<0.01)和日活动时间正相关(r=0.506,P<0.01)。有延迟孵卵行为,被弃期间夜晚巢内最低温是22.1℃。在桂西南北热带气候环境中,高的环境温度是保障褐翅鸦鹃孵卵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6)褐翅鸦鹃的窝雏数为3~5只,平均(4±0.32)只(n=5巢)。各外部器官logistics曲线出现拐点的时间为体长(4.04 d)<跗跖长(6.70d)≈嘴峰长(6.72 d)<翅长(10.50d)<尾长(11.97d)。雏鸟的发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T1期(0~6日龄),跗跖长和体重增加迅速;T2期(7~12日龄),各项指标迅速增长;T3期(13日龄~出飞),尾长和嘴峰长增长迅速,同时翅长也有较大发展。除尾长和体重之间的相关性不到0.9外,其余各参数间均在0.9以上(P<0.01),具有良好的替代性。褐翅鸦鹃雏鸟的发育遵循最重要的功能优先发育的原则,其高的生长率可能与研究区域内高的巢捕食率有关,也可能是对巢址环境多变的一种适应。褐翅鸦鹃亲鸟采取短时间内哺育更多雏鸟的育雏策略,采取增加亲代投入、保证雏鸟成活率的繁殖策略。 (7)在褐翅鸦鹃的活动区共记录到40种鸟类,聚类分析显示在欧氏距离d=8时,绿嘴地鹃和原鸡与褐翅鸦鹃形成一个集团,具有潜在竞争关系;主成分分析进一步印证了这一关系。目前,天敌捕食、病虫危害、化学污染、生境丧失和人为捕杀等是影响种群发展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