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形状对颗粒物质中摩擦力的影响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23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静止在颗粒物质中的探测棒进行提拉实验,得到埋入颗粒物质中的棒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与颗粒填充高度、颗粒尺寸、棒的横截面形状的关系以及探测棒所受到滑动摩擦力与颗粒尺寸和颗粒填充高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最大静摩擦力F随颗粒填充高度h的增大而增大;2、颗粒的尺寸对不同横截面形状的棒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有影响;3、直径为3.0mm的颗粒的实验表明,最大静摩擦力F与棒的横截面形状(横截面周长相同)有关;4、改变实验装置,测得棒在颗粒物质中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随提拉距离的变化与颗粒填充高度和颗粒尺寸都有关系。   本文根据Janssen提出的连续介质模型,对最大静摩擦力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实验中的最大静摩擦力随着填充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与利用Janssen模型得到的分析结果基本符合。由于Janssen模型没有考虑边界条件,不能说明棒的横截面形状对最大静摩擦力的影响,本文从颗粒物质排列结构出发,对最大静摩擦力与棒横截面形状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还表明,颗粒物质内部摩擦力有明显的涨落起伏现象。
其他文献
本文从材料制备工艺、结构分析、外场诱导等方面对钙钛矿结构锰氧化合物特大磁电阻材料进行了多方的实验研究和初步的理论分析,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采用无机途径的溶胶-凝胶
低维半导体材料(量子阱和量子点)的制备和性质研究,是当前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量子阱材料的制备和器件应用已经趋于成熟;而量子点材料由于其对电子的三维限制,导致
本文是结合上海市科委“轻卡低噪声轮胎试验研究”项目完成的,论文系统地介绍了低噪声轮胎的开发过程,开发的轻卡低噪声轮胎将投入批量生产和应用。该研究对于降低城市交通噪声
学位
原子力显微镜(AFM)是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面检测仪器,它克服了STM不能检测绝缘材料的缺点,是纳米科技中最为有效和重要的检测加工手段,它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
作者自行研制了一套大气压放电装置,进行了多种放电实验,并使用了静电探针、发射光谱、质谱等诊断方法对放电等离子体的部分特性做了研究.对于平行平板结构下的氦气中大气压
   本论文是在国家973计划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的资助下完成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各种不同安全要求的量子保密通信体系,并讨论在多种物理体系中制备、操作各种量子纠缠
本论文通过对Mn位元素的替代来研究掺杂后对双交换作用的影响。论文研究了Mn位替代氧化物La2/3Ca1/3Mn1-xCrxO3和La0.8Ca0.2Mn1-xCrxO3的结构和磁性。通过测量La0.8Ca0.2M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