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心理加工过程是一个连续的高度复杂的多层次的分析过程,即包括语义加工过程,也包括词汇加工过程。每一个词都包括音、行、义三个密不可分的部分,义是词识别的核心,音、形是词的外衣。大量的实验研究已经证实,音、行、义三个水平均存在跨语言的相互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双语理论和模型。在已有研究已经证实心理词典音、形、义三个水平均存在跨语言的相互影响的情况下,Dijkstra和Van Heuven(2002)总结出两种观点,一为双语者语言的选择性提取假设和非选择性提取假设,二为双语者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是独立存储还是共同存储。进而形成两个相反的结论:心理词典独立存储下的语言选择性提取和心理词典共同存储下的语言非选择性提取。基于此,为了验证有关理论模型,进一步探讨语音音节层次上的联通机制和表征方式,本研究选取非熟练的中英双语者为实验参加者,设计了中英文词同时启动的语音表征方式和连通机制的实验研究、中英文字词混合启动的语音音节表征方式和连通机制的实验研究以及中英文字词混合启动的语音音节表征方式和连通机制的ERP实验研究三个实验。中英文词同时启动的语音表征方式和连通机制的实验研究发现:当字符串的语音相同时,实验参加者的反应时都明显地少于字符串语音不相同时的反应时;当字符串的语义相同时,实验参加者的反应时也都明显地小于字符串语义不相同时的反应时;同时,语音语义都相同的字符串的反应时更短。实验不仅获得了语义效应,而且也获得了语音效应。中英文字词语音语义间的联系密切,当语音语义相同或相似时,语音语义间产生了较强的通达优势。中英文字词混合启动的语音音节表征方式和连通机制的实验研究: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发现,中文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都明显地快于英文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第一语言到第二语言的联系强度大于第二语言到第一语言的联系强度,音节相似程度越高,一语到二语的联系强度越大于二语到一语的联系强度。中文启动条件下首尾音节相同或相似的字词的反应时和英文启动条件下的首尾音节相同或相似的字词的反应时差值最大(87.87ms),中文启动条件下的无音节相同或相似的字词的反应时和英文启动条件下的无音节相同或相似的字词的反应时差值最小(6.55ms)。相似程度越高,反应越快。表明两种语言在语音层次上是共同表征的,是非选择性的。而首音相同、尾音相同、首尾音相同两两之间的简单效应显著,表明在音节这一层次上不同的音节(包括音节组合)是独立存储的、选择性的。中英文字词混合启动的语音音节表征方式和连通机制的ERP研究:在中文启动条件下,210-410ms的时间窗内的首音节相同、尾音节相同、首尾音节相同和无关音节的平均波幅差异不显著,暗示在音节层次上也是共同存储的、非选择性的,其中首尾音节相同产生的平均波幅最小,表明音节相似程度越高中英文字词之间的联系越密切。在英文启动条件下,首音节相同、尾音节相同、首尾音节相同和无关音节的平均波幅差异显著,暗示音节相似程度越高越倾向于独立存储,也表明在音节这一层次上,分类存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在不同的启动条件下,语音的激活强度不同的。在首音节相同和首尾音节相同上的差异最大也进一步揭示了语音在音节层次上的独立存储性。ERP实验研究表明中英双语之间的连通机制是中文到英文之间的联系要强于英文到中文间的联系,中英文语义语音间存在复合的相互作用。结论:(1)中英双语者在词汇判断任务中,不仅获得了语义效应,而且也获得了语音效应。中英文字词在语音相同或相似之间产生了较强的语音通达优势。第一语言到第二语言的联系强度大于第二语言到第一语言的联系强度,音节相似程度越高,联系越紧密。(2)在语音层次上,双语语音是共同表征的,非选择性的。在音节层次上则是独立表征的。在语音层次上符合Dijkstra&vanHeuven(2002)等提出的BIA+模型,在音节层次上符合独立表征和选择性提取的实验假设。(3)ERPS数据进一步显示,音节相似程度越高中英文字词之间的联系越密切,在音节这一层次上,分类存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