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颗粒物PM0.1的涡聚并机理与效率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u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将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列入宪法,必将对大气环境治理提出新的要求。而燃煤电站现有除尘技术虽然对大颗粒的捕集效率可达99%,但对超细颗粒的捕集效率却不尽人意。环保部2016年首次提出控制颗粒物数量,《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第六阶段)》GB18352.6—2016首次将颗粒物粒子数量(PN)纳入污染物控制项目,限值为6.0*1011个/km,这意味着未来可能在其他工业领域同样实行颗粒物粒子数量控制。而在燃煤电站的烟气中超细颗粒占PM10质量浓度的极小部分,数量浓度却占99%,可见增加对超细颗粒的捕集效率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使用离散元EDEM耦合Fluent软件分析了湍流涡聚并装置中的颗粒之间的碰撞聚并机理以及PM1对PM0.1的吸附作用,选取聚并器中某一局部小区域作为模拟区域,对超细颗粒物在流场中的动态特性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扰流片的存在会在扰流片后产生一个小涡流场,使入口平稳的流场紊乱,加大了颗粒间碰撞聚并的几率;由颗粒轨迹线可以看出,经过扰流片后,颗粒存在一种趋中效应,极大地增加了颗粒间碰撞;并且由模拟分析得出大颗粒速度低于小颗粒,这种相对速度的存在,也将增大颗粒碰撞几率,完成聚并过程。相同粒径颗粒碰撞后,将产生一定旋转,在旋转过程中,由于颗粒自身动能与颗粒间粘弹性的相互作用,碰撞后的颗粒不断发生挤压和拉伸,直到最终动能消耗殆尽实现聚并。而大颗粒对小颗粒间吸附由于小颗粒的高表面能处于不稳定状态而较易发生。使用EDEM-API二次开发,对颗粒接触进行编译,实现了三种函数功能,一种是颗粒粘结并且实现相互连接的大颗粒和小颗粒合成一个更大的颗粒,另一个记录颗粒上吸附的小颗粒数量,给出吸附效率,最后一种是实现颗粒在流场中的运动。结果表明,在模拟区域入口颗粒总数34904个,经过L型扰流片后出口处颗粒数为18776个;在模拟时间0.00324s内,扰流片附近区域颗粒物发生吸附数量占整个区域内吸附数量的83.3%。这表明由于扰流片的存在极大地增加了颗粒间的聚并效应。
其他文献
物流配送中心一般是在备选点已知的情况下进行选址的。对于备选点的选取,选用层次分析法解决;对于配送中心地址的选取,选用图的Steiner树问题解决,并给出该问题的基于多Agent
本文通过对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现状的分析,在四个方面对课程教学体系创新作了初步探索,提出应着力贯彻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构建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令人不安。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成为 广泛的社会共识。本文试图反思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
庐山花径公园,建于1953年。旨在纪念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公园大门口石碑中间的"花径"二字,花、是指桃花;径、是指小路;石碑左右还有一副对联";花开山寺、永留诗人";
针对浅层油田的地质特点,在充分分析区块注采系统、油层地应力场以及油层裂缝发育情况的基础上,利用水力压裂整体优化设计软件,对矩形井网、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和菱形反九点井
本文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事故和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 法。进而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工程实践与体会就钻孔灌注桩质量事故的预防进行了粗略地探讨
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松香的应用状况。从中看出,在较早就开始应用的方面有了许多完善和改进,而新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被拓展。这表明了松香应用的广泛性及其良好前景。我国作
期刊
为了掌握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对棉蚜的防治效果及对天敌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试验。
当代汽车冲压生产线的效率不仅取决于压力机,而且与生产线上的输送系统关系密切,本文总结了当代汽车冲压线的先进输送系统功能、特点及应用。
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城乡绿化投入力度,苗木产业在我国也迅速发展起来。但是我国的苗木繁育中心经营模式却没有随时代进步而发生变化,仍然是单一的生产销售模式。企业活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