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囊泡表面构筑人工细胞信号转导体系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生物体细胞信号转导体系为模拟原型,于特定的条件下,在人工双层膜囊泡表面通过人工合成受体特异性分子识别反应,构建了两个以酶为效应器的具有分子间通讯交流能力的人工细胞信号转导体系。首先,采用化学合成法从十六烷基胺和十六烷基溴两种原料出发,经过取代、缩合等五步反应最终合成了阳离子型肽脂质溴化N,N-二-十六烷基-Nα-6-三甲胺基己酰-L-丙氨酰胺(N+C5Ala2C16)。从盐酸吡哆醛和碘十六烷经过缩醛、取代、水解等四步反应合成了维生素B6衍生物氯化1-N-十六烷基-2-甲基-3-羟基-4-醛基-5-羟甲基吡啶(PL+C16)最终收率分别为4.75%和8.13%。通过考察在不同pH值的缓冲液体系下PL+C16与甘氨酸、β-丙氨酸、γ-氨基丁酸(GABA)、天冬氨酸四种氨基化合物、四种PL+C16-氨基复合物与Cu2+的结合情况,确定了在pH8.00和40℃下,在N+C5Ala2C16人工细胞膜载体上以PL+C16为受体,以GABA为信号分子,以乳酸脱氢酶(LDH)为效应器,Cu2+为媒介物构筑人工细胞信号转导体系。在1.5mM N+C5Ala2C16与PL+C16摩尔比为20:1的混合囊泡表面上,当GABA浓度达到40mM时,可以通过成希夫碱反应与受体PL+C16形成复合物,进而与Cu2+形成化学计量比为2:1的金属配合物,夺取了与效应器LDH结合的Cu2+,实现了对处于囊泡表面乳酸脱氢酶的激活(相对活性提高到45%),由此构建了一个新的以维生素B6衍生物为受体、γ-氨基酸为信号的人工细胞信号转导超分子体系。经过取代、缩合等三步反应合成了N2,N2′-2,5,8,11-四氧十二烷基二酰-二(N,N-双十六烷基-L-组氨酰胺)[TeoBis(His2C16)],收率为51%。在pH7.00和40℃下,以N+C5Ala2C16囊泡为载体,TeoBis(His2C16)为受体,利用TeoBis(His2C16)的咪唑基可以与Cu2+形成金属离子配合物,从而阻止了Cu2+对酶的抑制,使LDH活性恢复至40.9%。当有Li+、Na+、K+、Rb+或Cs+存在时,这些碱金属离子可以结合在受体TeoBis(His2C16)开链冠醚的空穴部位,由于空间作用,使受体对Cu2+的络合作用增强,而使酶活性进一步提高,其中K+使LDH的活性恢复程度最高,至85.9%。由此初步构建了一个以带有组氨酸残基和拟冠醚的双子型肽脂质为受体的人工细胞信号转导体系。
其他文献
酚类有机废水是一类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类Fenton技术作为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受到人们的青睐。而类Fenton中仿酶催化降解是更好的环保型技术,但是仿酶催化剂的研发是难点和热点。本文采用原位氧化沉淀法制备出仿酶型磁性铁炭复合催化剂,将其应用于对硝基苯酚(P-NP)模拟废水的再生处理,并探讨催化剂对P-NP的催化降解过程及机理,旨在研究出一种绿色、高效且无二
学位
杨树(Populus spp.)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用材林树种之一,杨树人工林健康经营和长期生产力维持是林学和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细根与林分生产力的密切关系,杨树人工林细根
盐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逆境因素,高盐胁迫对植物产生严重毒害,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植株死亡,因此对植物耐盐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一氧化氮(nitric
随着全球变暖日益加剧的影响,高温胁迫已经成为限制植物分布和产量的重要因素。高温胁迫影响植物的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应,包括气孔关闭,水分散失,光合作用的抑制,活性氧积累,增加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