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云南省成为了度假酒店建设的又一片热土。除了四季宜人的气候和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财富成为了云南省度假酒店的区别于其他的独有特色。其中,大理、丽江地区凭借其别具魅力的雪山、高原湖泊等地形地貌资源和白族、纳西、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成为了云南省体验式旅游和度假酒店建设最富代表性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大理丽江地区建成了一大批以本土文化体验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体验为核心的精品度假酒店,如丽江悦榕庄、铂尔曼度假酒店、丽江英迪格度假酒店等。这些度假酒店不仅在商业运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也成功地塑造了高品质的建筑空间环境,收到了旅游者和建筑行业的广泛赞誉。这一类酒店建筑,不可避免地要从本土传统建筑,特别是民居建筑的原型中找寻灵感的源泉和设计的依据,而在云南传统建筑中,庭院空间不仅是生活交往的活动场所,也是体现云南少数民族天人合一、敬畏而又亲近自然的哲学思想的精神性场所。“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建筑风俗都体现着庭院空间于整体空间组织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庭院空间的设计,对于注重文化体验度假酒店的整体设计,可谓至关重要。同时,我们同时也不应该忽视,目前大理、丽江地区大部分度假酒店围绕庭院空间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塑造,仍然以对传统建筑细部不加处理的折衷为主,甚至为了迎合外地、外国旅游者的先验的想象而对所谓东方元素进行任意拼贴,对本土民族文化、传统民居建筑的价值内核与空间特征缺乏建筑学上的提炼和归纳。根据批判地域主义建筑设计思潮的观点,传承、发展本土建筑、地域文化的方式,不应该是对旧形式的简单搬运和堆砌,而应该运用批判和辩证的视角进行过滤和“再诠释”。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本土传统民居研究为基础,探索庭院空间的建筑学本质构成,结合建成案例的考察和国内外批判地域主义理论研究的成果,对目前的度假酒店庭院空间设计实践进行归纳、分析和批判,以期探索一套既具有时代性同时又根植于本土历史文化土壤的度假酒店庭院空间设计原则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