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乙肝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hypersplenism,简称脾亢)患者脾动脉与正常脾脏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表现的对比研究,探讨乙肝后肝硬化脾亢患者脾动脉的DSA征象,为脾亢患者DSA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研究分组:乙肝后肝硬化脾亢组(脾亢组)和正常脾脏组(对照组)。脾亢组:接受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PSE)治疗的乙肝后肝硬化脾亢患者60例,按照脾脏肿大程度划分,轻度肿大15例,中度24例,重度21例。对照组:因肝脏病变接受介入治疗的正常脾脏患者20例,其中肝血管瘤18例,肝损伤出血2例。2、两组病例DSA资料的相关数据收集、整理:将脾动脉全程分为脾外段和脾内段两部分,观察脾外段动脉主干的形态及脾内段动脉血管分支、分布及其他情况,测量脾外段脾动脉主干长度、管径、血液分流量及脾内段血管分支密集度。3、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各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级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各计量参数间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计算结果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显著差异。结果:脾亢组脾脏体积测量与入院时血细胞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亢组与对照组脾外段脾动脉主干迂曲情况,脾亢组脾外段动脉主干均有不同程度的迂曲,其中重度迂曲15例,而对照组只有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脾动脉主干迂曲程度与脾脏肿大程度密切相关(P=-0.012,r=0.322)。脾外段动脉主干测量指标比较:其中脾外段动脉主干长度及肝动脉管径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是0.592、0.372);脾外段动脉主干管径、脾肝动脉管径比值及脾动脉血流量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即脾亢组脾外段动脉主干管径增粗、脾肝动脉管径比值增大及脾动脉血流量增加,且与脾脏肿大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773、0.403、0.918)。脾亢组与对照组脾内段动脉观测值,两组资料脾叶动脉血管管径、血管分支密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7、0.041),即脾亢组脾叶动脉管径较对照组增粗,血管分支密集度减低,且分别与脾脏肿大程度呈正相关和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11、-0.768)。脾亢组脾内段动脉发生动脉瘤样改变8例21处,中度脾大有3例7处,重度脾大有5例14处,轻度脾大组和对照组未发现类似表现。结论:乙肝后肝硬化并发脾亢会加重脾外段脾动脉主干走行迂曲、管径增粗,其增粗、迂曲程度与脾脏体积增大程度密切相关;脾肝动脉管径比值增大,脾动脉血液分流量增多;脾内段脾叶动脉增粗,血管分支密集度减低,可出现脾动脉瘤样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