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全球气候环境的不断恶化使人们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越来越重视。铁素体耐热不锈钢作为在汽车排气系统、火力发电和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等领域应用的关键材料,其性能的优劣对提高部件工作温度、提升能源转化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受全球Ni资源的短缺和价格波动的影响,利用铁素体耐热不锈钢来替代部分奥氏体不锈钢的需求也变得尤为迫切。因此,开发高性能的铁素体不锈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研究了铁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环境的不断恶化使人们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越来越重视。铁素体耐热不锈钢作为在汽车排气系统、火力发电和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等领域应用的关键材料,其性能的优劣对提高部件工作温度、提升能源转化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受全球Ni资源的短缺和价格波动的影响,利用铁素体耐热不锈钢来替代部分奥氏体不锈钢的需求也变得尤为迫切。因此,开发高性能的铁素体不锈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研究了铁素体耐热不锈钢的冷热成形性能、时效析出行为、高温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行为,分析了Al合金化对含铜铁素体耐热不锈钢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研究了铁素体耐热不锈钢的冷、热成形性能,分析了Al对含铜铁素体耐热不锈钢成形性能的影响。添加1 wt.%Al可降低实验钢的制耳高度,并提高实验钢的室温均匀变形能力。0Al钢的热变形激活能为339.998 k J/mol,Al的添加可使实验钢的激活能提高至342.966 k J/mol。获得了两实验钢的高温压缩本构关系,0Al钢:(?)=3.4868×1012[sinh(0.0225σ)]3.910exp(-339998/RT),1Al钢:(?)=4.3016×1012[sinh(0.0195σ)]3.758exp(-342966/RT)。建立了实验钢的热加工RT图。两实验钢均易在高应变速率下发生变形失稳,且Al的添加会增大失稳区域的面积。0Al钢的最优热加工区间为:0.01 s-1~0.03s-1、950℃~1042℃和0.01 s-1~0.11 s-1、1042℃~1150℃。1Al钢的最优热加工区间为:0.01 s-1~0.04 s-1、950℃~1033℃和0.01 s-1~0.20 s-1、1033℃~1150℃。(2)研究了0Al和1Al钢的时效析出行为,分析了Al对含铜铁素体耐热不锈钢中析出相演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0Al和1Al钢在时效过程中会析出富Cu相和富Nb相。添加1 wt.%Al可提高富Cu相的成核速率,增加富Cu相的数密度和体积分数,改变富Cu相在粗化过程中的晶体结构,且促使富Cu相内部形成刃型位错。高密度析出的含Al纳米富Cu相能使实验钢的强度和塑性同时得到提升。在时效初期,0Al和1Al钢析出的富Nb相较少;当时效时间延长至60 min后,Laves相开始大量析出。0Al钢中析出的Laves相呈条状和针状,并具有羽毛状的团聚状态;而1Al钢中Laves相尺寸更加细小、不易团聚,粗化速率降低,呈现出具有拖尾特征的不规则块状形貌。(3)研究了0Al和1Al钢的高温力学性能,阐明了Al对含铜铁素体耐热不锈钢高温强度、断裂行为、软化机制和织构演变的影响。在高应变速率和低变形温度下,Al的添加可提高实验钢的抗拉强度,但会降低断裂延伸率;而在低应变速率和高变形温度下,Al的作用主要是促进动态软化行为,能够同时提升实验钢的高温强度和断裂延伸率。0Al和1Al钢的高温断裂方式均为韧性断裂。Al可以减少铁素体中变形带的数量,并提高铁素体晶粒的协调变形能力。0Al和1Al钢在低变形温度和高应变速率条件下主要以变形晶粒为主,而在高变形温度和低应变速率条件下以回复晶粒为主。Al能够促进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软化过程,增强钢中纤维织构。(4)研究了0Al、0.5Al和1Al钢在900℃~1100℃的氧化行为,分析了Al在不同温度下对含铜铁素体耐热不锈钢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在900℃下,0Al钢表面氧化层出现翘起、隆起和脱落。添加0.5 wt.%Al后可明显改善实验钢表面氧化层的翘起和脱落现象,生成的Al2O3主要集中在内氧化层。当Al添加量为1 wt.%时,实验钢表面可生成均匀致密的Al2O3层。Al添加量每增加0.5 wt.%,可使实验钢的氧化速率降低1个数量级。在1000℃下,0Al、0.5Al和1Al钢的表面氧化层总厚度分别为108.09±20.23、90±12.03和1.57±0.52μm,氧化增重速率分别为1.90×10-1、2.70×10-2和1.77×10-3 mg~2·cm-4·h-1。在1100℃下,0Al、0.5Al和1Al钢的氧化增重速率分别为420.31、171.33和1.28×10-3 mg~2·cm-4·h-1。添加1 wt.%Al可使实验钢表面形成具有自修复特性的(Al,Cr)2O3层,该氧化层与纯Al2O3层相比,氧化增重速率降低了2.7倍;与0Al钢表面氧化层相比,厚度减小了515倍。
其他文献
为解决某企业兰炭废水酚氨回收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COD和总酚去除效果差、运行不稳定和副产品品质不合格等问题,分析了原有装置的运行情况和问题的产生原因,针对性地进行了循环氨水系统改造,并新增聚结过滤器+高精度油水分离器改造除油单元,新增脱酸单元及相关配套塔器改造脱氨单元,用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替代原有的萃取剂,并新增相关配套塔器改造脱酚单元。运行情况表明,改造后装置的出水水质为pH=6.68,
在明清时期,妇女诗词的创作数量大幅增加,甚至超越了历代妇女诗词的总和,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井喷式繁荣状态。徐灿是明清时期的著名女词人,陈廷焯称赞她的词“婉转娴雅,丽而不佻,足以与李易安并驾齐驱,俯视朱淑真”。可见其词作成就之高。本文从女性书写的角度对徐灿词进行较为细致探究,有利于了解徐灿在女性书写中寄托的政治情怀与女性情思,感受徐灿对女性的关注,了解她的创作心境,加深读者对徐灿的认识,与此同时,有利于
核燃料包壳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是决定包壳寿命的关键因素,锆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对耐腐蚀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合金元素的添加通常会引起锆合金氧化膜相组成发生变化,进而引起耐腐蚀性能的变化。Sn和Nb是商用锆合金中常见的合金元素,因此Sn和Nb影响锆合金氧化膜相组成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氧化膜相变产生影响的机理对理解锆合金腐蚀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采用相图计算,第一性原理计算、随机势能面等方法,
作为冶金和化学领域的重要原材料,兰炭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制约兰炭行业的发展。经过分析兰炭废水的来源和水质特性,总结了兰炭废水深度处理的多种方法的特点,后对其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兰炭废水处理流程复杂,处理成本高,各方法易出现的问题影响其达到最佳去除效果,且污水排放并未完全达标,是制约兰炭废水实现“零液排放”的主要原因。在推进兰炭废水深度处理的进程中,相关管理机构应不断完善行业标准体系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我国国民健身意识普遍提高,健身运动成为许多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对民族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起着关键作用,关注大学生健身行为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全民健身计划的应有之义。当代大学生身体健康问题突出,健身行为习惯较差,其生活方式与运动习惯都亟待改进。在“互联网+大众体育”的背景下,健身信息新媒介接触日益成为健身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影响大学生健身行
近十年中国文学创作中的乡村叙事伴随着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等战略的推进,展现了新的时代风貌与“乡土”特征。一方面,乡村叙事在内容与方法上有了新的变化,产生了不同于上一个百年的“乡土”色彩;另一方面,近十年的中国文学创作紧随时代发展,其乡村叙事呈现出了新的特征。纵观近十年文学创作的乡村叙事,其内容、方法、特点均产生于时代大潮下,并以观照的形式对新时代的风貌形成反哺。前言部分对于百年乡村叙
降水在网格要素预报中最为关键和重要,降水的预报表现直接体现了网格化要素的预报能力和水平。首先回顾了数值天气预报中针对降水的各种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基于二分法列联表的经典检验,基于属性和尺度特征的空间检验,集合预报检验以及针对极端稀有事件的检验技术。其次归纳了降水统计后处理订正技术:一是基于模式输出降水产品的直接统计后处理和在模式输出各种要素基础上客观诊断的间接后处理;二是针对集合预报的参数化和非参
随着焊接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点焊机器人为核心设备的自动生产线已经广泛应用于机械生产的各个领域,日渐增多的自动化设备和生产资料使得工位焊接环境也日益复杂。因此,如何在保证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对担任复杂任务的点焊机器人进行路径及轨迹规划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轿车白车身曲面工件为研究对象,进行机器人避障、避碰和避奇异的焊接路径及轨迹规划方法研究,并对提出的规划方法进行仿真与实例验证。论文
唐代是诗的国度,中唐是继盛唐诗歌后又一座高峰。“诗称国手徒为尔”,有着“诗豪”“国手”之称的刘禹锡,是中唐诗歌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异于韩孟的奇险,别于元白的浅俗,刘诗以其独特的审美艺术性在唐诗史上独树一帜、独标一格。诗歌是审美的艺术,审美研究历来是古典文学关注的重点,刘禹锡诗歌的研究者不在少数,但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许多挖掘空间,因此全面深入地对刘禹锡诗歌进行审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审美研
聚类是无监督学习中用于数据挖掘的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通过探索数据间的相似性或数据分布的特性,聚类算法可以实现最小化同类之间的差距,聚集彼此相似的类;最大化不同类之间的差距,切割彼此远离的类。因此,如何通过挖掘数据总体和局部的信息,更精细地筛选和识别边界,以区分数据的主体与边界,主动判断多种数据分布类型的真实簇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其中涉及类边界点的识别,聚类数目的确定,数据分布结构的判断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