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象数哲理的现象学阐释——天人合一的生存发生学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g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试图用现象学的方法解读《周易》象数的哲理,因为两者的思想方法具有可沟通之处。它们都既植根于一种非现成的、主客未分的原初经验,又都旨在以非对象化、非概念化的方式向人们显示这种经验。现象学细致入微而又追本究源的阐释方式,能够在当代思想语境中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周易》象数的上述含义。  《周易》从根本上说是一部讲象数的书。由于人们囿于象数与义理的二分,而把象数归于卜筮、把义理归于哲学,从而导致了学界对《周易》性质的长期争论及对《周易》象数的某种误解。借助于现象学的分析,我们看到,象数的发明并非源于所谓的卜筮和宇宙生成论,相反,作《易》者发明象数是为了揭示、传达和参与生成一种天人合一的原初经验。  首先,象数就是这种原初经验的发生结构。从语言哲学的角度上说,象数的发明与意义的发生方式和文字生成的替补结构有关,象数因此具有一种构意本性,所以,原初经验能够通过象数的构意机制自行显示自身;其次,象数构意的阴阳结构就是太极的生生结构,而太极原本具有天人合一之义。阴阳互为其根,故重重互摄而为太极。太极的这一结构与世代生成的时间有关:在世代时间中,每一个时间维度都完整地包含着所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所以,每一个时间维度之间都有重重互摄的关系。我们认为,这就是太极结构的由来。从内容上说,太极具有世代生成经验方面的内涵。父母与天地的生育作为对子女和万物的“生命给予”具有不可回赠性,所以父母与天地是不可逾越的超越者。“生育”本身就是父母和天地之“德”,而子女亦会成长为父母。所以,“德”是我们这种被生育者天然就有的规定性。这样,太极具有人“得道而有德”这一发生之义;再次,象数就是古人据这种世代生成的时间经验而发明的。象数与世代时间具有同构性。胡煦对河图、洛书的解说表明了这一点。在他看来,时有三候,位有三等,故《易》三画而成卦;时位不可分,故六画重卦;时位本是天时地位,即天地对万物的世代生成,故易卦之生成有乾坤相交而生六十二卦之说,且卦义亦需从乾坤交生处着眼等;最后,象数具有天人合一之教。儒道所讲的天人合一皆本于《周易》的太极之道。在原初意义上,天人合一指的是这一点:人超越个体的生命时间,进入到世代生成的时间中去,进而按照天人之间的世代关联意义来设置人自身的生存方式。  我们认为,只有从象数的构意本性或者说意义的“时位发生论”出发,人们才能看到象数对天人合一经验的构成和显示,进而才能理解象数的生成及其所暗含的天人合一之教,并最终消解掉象数与义理的二分以及从根本上澄清《周易》一书的性质。
其他文献
传统高等教育管理范式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曾起到过重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都已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的后工业时代,它已经成为阻碍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本文是以“官僚制”为线索展开的,是一种对官僚制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性研究。文章着重分析了官僚制概念的诞生和演进过程,并分析了毕瑟姆在《官僚制》这本书中对官僚制现象的论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