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安徽方志辑存明人诗歌研究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xxdz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南北要冲。朱元璋于此发起农民起义推翻元蒙统治,重新建立汉人国家。作为唐音的继承与清诗变革之先河的明代诗歌,在此期间也呈现出不同风貌,此时期诗歌流派众多,文人们众声齐唱,创作了大量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诗歌。同时,方志编纂亦进入全盛时期,此时期方志统一增设艺文志,辑录了丰富诗文。安徽作为修志大省,在其各个府、州、县志当中辑录了大量的明人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安徽明代诗歌创作概况以及安徽地区的风土人情,是研究安徽地区文学创作重要基础资料。在翻阅、整理安徽方志诗歌基础上,本文对安徽方志诗歌进行较为系统的专题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主要探讨明代安徽方志辑存明人诗歌研究的意义,提出选题的研究重难点、说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为之后各个章节作铺垫。第一章主要在整理明代安徽方志的基础上,对明代安徽方志中所存明人诗歌进行梳理,明确明代安徽方志辑录明人诗歌的数量、主要体式等。第二章主要根据明代安徽方志辑录诗歌的标准进行分析,将其归为“备文献”“备风雅”“传形胜”三种并进行分别论述。第三章主要针对明代安徽方志辑存明人诗歌内容进行研究。结合大量具体诗歌作品,将诗歌分为自然与人文景观、亲友酬赠寄怀、羁旅行役三大类,并分别对其进行研究。第四章主要针对明代安徽方志所载诗歌的作者进行研究。其一,作者类型分析,即从诗歌作者与安徽关系层面切入,将其划分为本地士人、客籍官员、寓居及游历安徽者三大类,再分别进行划分,总体研究明代时期文人在安徽地区的创作情况。其二,总结安徽方志中辑存诗歌作者的群体特点。第五章主要根据明代安徽方志所辑存的明人诗歌择取标准以及内容,总结其所体现的主要诗学思想:重内容,轻形式;重风雅,轻藻饰;抒性情,写真我。第六章主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简单论述明代安徽方志明人诗歌的文献价值、文学价值以及历史价值。
其他文献
植物新品种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其目的就是为了激励育种创新,提高品种的品质,保护农民的留种权利及公共利益,促进育种者、农民、公共利益的平衡。从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
通过对Z市城区2015年-2018年未成年人犯罪样本的分析,提炼出以下观点或建议:在犯罪主体方面,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人员年龄趋小化、外来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突出、未成年人低学历者
反馈在教学研究领域一直被认为是提高学习者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写作自动评价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反馈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之中。它可以为学生在线提交的作文即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政治学习、加强学术研究、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品牌建设、加强规范管理,努力把中国电
作为高效的资金回收手段,债权让与于现实的交易中日益频繁,频发的交易也已使得债权由静态的财产蜕变为动态的资本。然而,作为一种无体财产的处分,债权的让与较之有体物的让与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和广泛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正在成为学习、娱乐、社交、新闻更新和商业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移动终端的资源(计算能力、电池能源、存储容量)有限,计算密集型应用程序无法高效且持久地在移动终端上运行。在物联网和5G通信的驱动下,移动计算领域出现了重要的转变,由传统的集中式云计算向分布式的边缘计算转变,移动边缘计算迁移(Mobil
福建俞家棍是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省传统棍术代表之一,是见证福建抗倭历史的遗存。本文主要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历时三年,多次深入泉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冲突的多元化,价值观和文化观的多元化,人们的婚姻观念也不断的更新多元。家事案件近年来数量增长快速,矛盾也越加复杂,所以解决家事案件必须寻找新
纵观中国古代美术史,山水画始于魏晋,兴于大唐,盛于宋元,然而在山水画独立之前的早期艺术发展史中,再现自然天地,表现宇宙法则的艺术探索一直没有停歇。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
自2014年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以来,全民运动健身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众的需求,多元化的融合发展新思路成为主流,相应的体育综合体诞生了。它依托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