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肝病患者中隐匿性HBV感染所占的比例及临床,病理特点。探讨HBV隐匿性感染的流行率,在不明原因肝损害中的意义,可能的传播途径,可能的发展情况及肝穿刺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通过免疫组化进行病原学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对36例不明原因肝病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或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检测血清甲-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其它嗜肝病毒标志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采用RT-PCR法检测HCV-RNA;并根据病史,腹部B超,常规检查(如肝功能,血脂,自身抗体,血清铜蓝蛋白,血铜,尿铜等)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及代谢性肝病等。所有患者在超声诊断仪引导下采用弹射式组织活检枪进行肝活检。每例患者肝组织均常规切片,进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多视野观察进行组织学诊断;每例患者肝组织常规切片后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HBsAg,HBcAg,HCVAg。HBsAg和(或)HBcAg阳性者即诊断为隐匿性HBV感染,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抗-HAV,抗-HCV,抗-HDV,抗-HEV,抗-CMv,抗-EBV,HBV-DNA,HCV-RNA均阴性。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抗可溶性肝抗原(SLA)等自身抗体均阴性。血脂,血清铜蓝蛋白,血铜,尿铜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肝组织HBsAg和(或)HBcAg阳性14例;HBsAg和(或)HBcAg,HCVAg均阳性10例;全阴性12例。存在HBV隐匿性感染的24例患者中,8例为慢性肝炎轻度至中度,炎症分荡为G1-G2,纤维化分期SO-S3;有14例表现为肝硬化,炎症分级为G3-G4;纤维化分期S3-S4;2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肝细胞性肝癌。存在HBV和HCV隐匿性重叠感染的10例患者,炎症分级为G3-G4;纤维化分期S3-S4。肝组织HBsAg表达形式有胞浆均匀型及胞浆包涵体型,未见胞膜型,呈弥漫,散在性或集落性分布;HBcAg多数呈胞浆表达,少数呈胞核表达,分布同HBsAg;HCVAg为胞浆表达,表达形式及分布同HBsAg。24例存在HBV隐匿性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和乏力,部分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肝功能反复异常或影像检查肝脏表现反复异常甚至进展性改变;部分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表现为腹水,消化道出血,肝脾大等;发展为肝癌的患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等。3例患者初次发病即表现为肝硬化。有输血史的1例患者经检测,存在HBV感染;1例患者的母亲曾患过乙型病毒性肝炎,目前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均阴性。结论:1肝炎病毒感染仍然是不明原因肝病的主要病因,尤其是HBV感染。隐匿性HBV感染在本组不明原因肝病中占66.7%(24/36)。2 HBV隐匿性感染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3隐匿性HBV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年龄偏大;多无家庭聚集现象;临床类型多样,可有肝炎,肝硬化,肝癌或仅有影像学异常。4不明原因肝病患者可发生HBV和HCV隐匿性重叠感染,而重叠感染可加重肝组织损伤。5对不明原因肝病患者行肝活检进行免疫组化及病理检查,对明确病因,判断肝脏病变情况,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