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的战略部署,致力于为京津地区建立起一道防治沙尘暴的绿色屏障,应当将辽东湾北部海水西调创建跨区域生态经济带的国家级大工程提到日程。随着沙尘暴天数的日益增多及西部地区生活、生产用水的日益紧张,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该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已关系到中国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内蒙古、新疆等北方地区是我国沙化最严重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并且多为可露天开采的褐煤整装大煤田,特别适合就地大规模发电和发展煤化工。但是,水资源的匮乏制约了煤化工的发展。海水西调工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海水西调工程从渤海引海水,从辽宁葫芦岛开始,经过辽宁省朝阳市、内蒙古赤峰市到锡林浩特,最后进入新疆境内。海水西调工程中的“引渤济锡”工程将与锡林格勒盟地区待建的煤化工、海洋化工、生态工程形成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产业链。沿途创建海水提取功能区域,为环渤海水体循环流动注入动力;创建沿线生态产业基地,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支撑;创建京津地区绿色屏障,为遏制沙化改善生态做出表率;创建水利资源保障系统,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克服瓶颈。党和国家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西部大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沿途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及有关省区地方政府大力支持都为工程提供了支持条件。但是由于从上到下尚未达成普遍共识、行政分割存在决策障碍、沿线工程开发缺乏技术支持、工程浩大巨额资金难以筹齐以及邻国的环境影响等因素,导致工程还存在很多问题。为此,要主张组织专家考察,提供科学依据;主张打破分割局面,统筹区域规划;主张借鉴国外经验,解决调水难题;主张进行市场化运作,拓展融资渠道;主张开展与蒙古对话,加强合作交流;主张作为国家大项目,做好战略安排。如此这样,才能有利于创建以辽宁省兴城沿海区域为起点、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节点、以新疆吐鲁番盆地为终点的跨区域生态经济带,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面向21世纪中期的示范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