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壮医“三道两路学说”、“气血均衡学说”理论指导下,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项研究试验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方法。病例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三科、壮医科门诊或住院治疗KOA患者。入组80例,治疗组(A组)40例;对照组(B组)40例。治疗组以壮医莲花针于膝关节疼痛最明显处取“梅花穴+膝关常穴(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叩刺、拔罐,再以壮医通路酒局部涂擦,隔日一次,15次(约5周)为一疗程;对照组以玻璃酸钠注射液于膝关节腔内注射,25mg/支,1支/次,每周1次,5次1疗程。有关节积液时,先穿刺排液,再注入药物。两组治疗2周、5周后(治疗结束)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种不同干预方式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结果:共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符合本临床研究标准,均顺利完成随机分组,并成功完成相应治疗,期间有小部分病人出现注射及针刺部位疼痛、关节酸胀及下肢乏力等不适,但最终均自行缓解,并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在治疗组、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2周、5周(治疗结束)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与治疗前各自组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治疗2周、5周后(治疗结束)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A、B两组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能安全有效地改善膝骨关节炎的疼痛、肿胀、屈伸活动不利。(2)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与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均有良好的效果,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等方面均相对优于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