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以前,历代中央王朝的主要威胁都来自北方游牧民族,所以统治者在边防问题上都重北轻南,国防上重陆轻海。明朝时期,倭寇自始至终都为明朝政府的大患,此时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地理大发现时期,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航海热潮,一些被称之为西番的西方国家陆续来到中国东部沿海,从而为中国的海防提出了新课题。再加上明朝复杂的国内形势、东北后金的崛起、日本周边国家的新动向,海防就成为明朝日益突出的重大问题。明朝统治者在筹海问题的上得失,近代中国海防的破败及落后挨打被动局势都可在明朝找到深层的原因,藉此对如今现代化的中国海防建设有所裨益。明朝时期,山东半岛地区作为海防的最前沿,其战况虽然不及东南战场那样轰轰烈烈,但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为兵家要地,其对于明朝的整个海防的巩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是海防的重点区域。正因为其一系列卓有成效举措才使得北部海防固若金汤,守卫大明江山达二百余年之久。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互为犄角为京畿的重要屏障,在此驻以重兵一来可以巩固京师的安全,支援江浙、辽东的军事防御;二来起到军事震慑的作用,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山东半岛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山东半岛海防特殊的地位,必定是整个海防乃至整个国防的重要一环。山东半岛,北望辽东半岛,东望朝鲜半岛,西接内陆是扼守渤海海峡的咽喉,沿海修筑了众多军港和军事要塞,配以卫所、墩台等防御设施,起到了很好的海防效果;此时正值西方地理大发现时期,早期西方殖民者、冒险家,成为了大明雇佣军与引进的红衣大炮一起在山东半岛续写传奇;万历年间在“壬辰战争”中大量的粮饷、武器等军需物资都在山东半岛汇集,大批的士兵也在此集结训练整装待发,山东半岛不仅是支援朝鲜粮饷、军火物资的补给基地,也是训练及运送入朝作战士兵的大本营,山东半岛完善的后勤供应保证了抗倭援朝的胜利;其所属长山列岛又为中朝日海上交通起到了纽带连接作用,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中朝日海上交通中拥有突出的优势,海防价值也日益凸显,在日后的抗倭援朝和支援辽东抗金战争中都划上了浓妆淡抹的一笔。本文分为四个专题研究明代山东半岛的海防一、山东半岛海防军事要塞和海港建设,二、山东半岛的的雇佣军抗金和登莱之乱,三、抗倭援朝与山东半岛海防,四、长山列岛与山东半岛海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