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团的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农村团建是农村团工作的生命力工程,事关共青团能否凝聚引导农村青年,能否有效履行巩固党在农村青年中执政基础的职责,直接影响共青团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基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视角,从基层公共治理范畴入手,着力研究农村团组织建设路径问题,各章研究内容为:第一章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意义及文献综述。从政治、经济、自身发展三个角度阐述共青团的成长缘起。从职能定位、工作缘由、工作内容、建设路径角度阐述了团组织的建设范畴。第二章介绍了共青团作为“中国特色社团组织”的政治职能和服务职能,从农村经济改革的进程来探索农村团组织的历史沿革,进而对农村团组织的职能定位进行剖析。第三章指出农村团组织的存在体现了民主自治的价值取向,表达了多元的利益诉求。它为青年提供了联系的纽带,促进了更为广泛的良性行为,同时也为社会自我治理能力的提高提供场所。本章厘清了团组织针对农村青年开展工作的范畴,这对下一章农村团组织建设路径的探索给出了方向性的指引。第四章从政治学角度阐述农村团组织的存在是党的统战理论使然,既是公民社会的要求,也是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村团组织的发展有着浓厚的行政特色,同时又需要根据自身的不足,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引导青年作用的发挥。第五章面对“四个多样化”的现实影响,以善治理论为指导,立足广东实际,逐步探索出了广东农村共青团的建设路径,即重塑工作思想、拓宽工作领域、丰富工作载体、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模式。作为“中国特色的社团组织”,农村团组织通过“拾遗补缺”工作内容和“独辟蹊径”工作探索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积极寻求和争取农村青年所需、共青团所能的工作内容,培育项目品牌,最终形成特有职能或项目,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