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广东省84个观测站实测的1969年-2004年月平均降水资料以及台风年鉴资料等,通过Z指数确定广东省秋冬春季节性干旱和连旱等级指数,并利用线性拟合、小波分析以及EOF分解等统计方法,对广东省秋冬春季节性干旱和连旱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合成分析等方法探讨广东省连早年的环流背景的异常特征。分析表明:
1.1970-2004年广东省秋冬春季节性降水量以及三季降水总量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较大,空间分布也十分不均匀,总体呈下降趋势。春季降水量对三季降水总量贡献最大。
2.广东省在1970—2004年大范围季节性干旱发生频繁,且秋旱和春旱程度有加剧趋势,而冬旱程度略有减缓。广东地区季节性干旱等级指数年际、年代际变化较大。秋、冬、春季EOF分解具有十分相似的分布型。
3.广东省秋冬春连旱连涝指数年际、年代际差异大,EOF分解第一模态全省一致性较好。在连旱年,秋季发生干旱的站点数出现极多或极少两种极端特点,秋旱对连旱的影响比秋涝对连涝的影响大;冬季的干旱分布比较一致,与连旱年的相关性也比较好;连早年里春季全省站点旱涝一致性较好,全省发生春涝的次数不多。在连涝年,发生大范围秋涝与秋旱的频率不高;发生大范围冬涝机率较大;容易发生大范围春涝,春季偏涝分布一致性好。
4.春季的旱涝情况与三季的连旱连涝情况联系最为紧密,秋季与整个的旱涝相关最小。秋季旱涝的空间差异大,而冬春两季的旱涝空间差异则较小,这可能与不同季节对应的降水的影响系统的尺度及稳定性有关。
5.连旱秋季,乌拉尔山地区上空为负高度场异常,表明阻塞高压活动不频繁,另外日本地区上空高度场为正异常,东亚高空槽异常减弱,冷空气较弱,降水偏少;另外广东地区降水还与近海地区热带气旋的活动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
6.连旱年冬季,乌拉尔山地区高压脊异常加强,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日本地区为负的高度场异常,有利于东亚大槽的加深,而广东在槽后的异常偏强的由北往南的冷空气控制之下,温度偏低,偏北气流加强,冷暖空气在海洋地区交绥,不利于广东降水。
7.连旱年春季,乌拉尔山地区为一异常反气旋所控制,中国东北部存在一异常气旋性环流,冷空气较弱;中国东北部的异常气旋性环流的低槽由于华南地区的异常偏南气流北抬,冷暖空气在较北的地区交绥,不利于广东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