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尺寸对SiCp/Al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i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明确颗粒尺寸对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10%的纳米级、亚微米级和微米级(40nm、500nm、1μm、5μm和10μm)的SiCp/Al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制备纳米级复合材料的球磨工艺,以及制备微米级复合材料的球磨和机械混粉两种工艺。采用SEM和TEM研究了具有不同粒径的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测试了其相应的室温拉伸性能,分析了颗粒尺寸对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机械分析仪(DMA)测试复合材料的低频阻尼性能随应变和温度变化的阻尼性能,阐述了颗粒尺寸对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和阻尼机制。通过对纳米SiC和Al球磨工艺中的球磨时间以及硬脂酸含量对混粉效果的影响的研究,确定的最佳球磨工艺参数为:球磨时间15h,过程控制剂含量2wt%。并成功制备出综合性能良好的纳米和亚微米级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分别达到395和365MPa,较纯Al分别提高了259%和232%;虽然延伸率下降,依然分别达到了12.51%和11.4%。退火处理后性能有所下降,幅度不大。分别采用球磨和机械混粉两种工艺制备出微米级(1μm、5μm和10μm)复合材料。球磨制备出的复合材料抗拉强度达到305~316MPa,塑性却只有4.0~7.2%;而机械混粉制备出的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只有133~142MPa,而塑性却达到17.3~26.3%。研究表明,球磨工艺比机械混粉工艺更容易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同时却使塑性急剧下降。对于高能球磨混粉制备的不同颗粒尺寸SiCp/Al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屈服强度都比纯Al显著提高,延伸率明显下降。随着SiC颗粒尺寸的减小,复合材料挤压态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逐渐增大;退火后,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塑性较挤压态稍有降低。TEM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粒径为40nm和500nm时,挤压态SiCp/Al复合材料的界面附近没有热错配位错产生,基体上有热挤压造成的变形位错,复合材料晶粒细小。退火消除了部分变形位错,复合材料发生了再结晶,纳米SiC阻碍位错运动抑制晶粒长大,再结晶晶粒非常细小。挤压态下的微米级SiCp/Al复合材料的界面处和基体上都有大量位错存在,退火消除了部分变形位错,复合材料发生了再结晶。采用动态机械分析仪研究复合材料阻尼。对室温阻尼-应变振幅的曲线研究表明,无论是纳米、亚微米级和微米级复合材料在室温下显示的都是典型位错机制。并随着SiC颗粒尺寸的减小,阻尼性能逐渐增大。退火后,随着SiC颗粒尺寸的增大,阻尼性能逐渐增大。并且发现,纳米级复合材料阻尼性能明显要高于其它尺寸材料;退火后,其阻尼性能变为最低。阻尼-温度谱的测试结果表明,颗粒尺寸显著影响着内耗峰的出现。无论是纳米、亚微米级和微米级复合材料都发现了位错内耗峰的存在,并且随着颗粒尺寸增大,内耗峰后移。晶界阻尼峰在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中可以明显观察到,在微米级复合材料中并不明显。
其他文献
二次硫酸盐是环境空气PM2.5的重要组成之一,主要由SO2等气态前体物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而来。在制定大气污染防控措施、控制PM2.5主要污染源的过程中,确定二次硫酸盐的来源
灌溉水资源短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性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开发各种水资源,特别是污水灌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用于农田灌溉是污水资源化和污水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中,价值管理是一项核心议题,如何将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统一到价值管理的框架中,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开发的双重目标,是困扰各国政府和机构的一个难题.
新药研发面临各种技术失败的可能,以及市场的不确定性,这使得传统的评估方法较为困难.未来以新药研发项目为资产的收购项目会越来越多.资本市场也需要更合适的评估方法,来认
学位
钙钛矿铁电材料因为优异的铁电和压电性能,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微电子器件中。随着现在微纳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元器件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对于高性能的钙钛矿铁电薄膜以及低维
四环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近来有报道证实,四环素类药物已经演变为世界第二大抗生素。尽管四环素在农业、畜牧业以及人体健康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其滥用导致了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