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梦龙作为晚明新思潮的代表人物,其文学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具有反传统、反理学的意义。因而“三言”中众多形象表现了冯梦龙对人欲的肯定,具有感人的力量。本文以三言中的女性形象和商人形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社会经济、意识形态和时代风尚等角度对两类人物行为的发生机制作分析,进而探讨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冯梦龙的人生观、文学观。    全文分为上、下两编:    上编内容通过对“三言”中有关爱情、婚姻题材的文本进行解读,阐述作者冯梦龙以情为主的女性情爱观念,包括两章:    第一章:宦门女子、风尘女子和平民女子三类女性在婚前的爱情获得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大胆追求自主爱情以及执着于真情的个性色彩,投射出冯梦龙以两情相悦作为男女情爱发生的价值评判标准。    第二章:通过文本中所反映出来的已婚妇女在婚后守贞、失节和寡妇再嫁的不同情感历程以及命运归宿,分析作者极力推举贞洁之操,同时又看重互爱之情,既肯定真情,又能宽容失节的兼顾道德理性和世俗情感的双重情爱观念。    下编内容首先对晚明的思潮作简要的勾勒,分析商人形象产生的文化背景。然后通过对“三言”中有关商人描写的典型文本的解读,阐述作者对于传统“贱商”观念的突破,对新型商人理念的肯定,亦分两章进行:    第一章:只局限于商人本身而言,以典型个案分析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对商人的经商理念进行分析,论述其经商思想所体现的思想价值,即在追求物质财富满足的同时,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那就是社会地位的提升与道德的自律和人格的完善。    第’找沂:从“砚言”在角色设计方面切入,分析其对传统文学“:卜”“商”对比映衬的范式的打破,突出了“士”、“商”之间的互渗特征,具体表现在生存方式的相互转换、生活情调的相互效仿、婚恋选择的相互联姻等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