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印度时报》涉华报道网络评论的中国国家形象呈现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830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学界对外媒体研究主要局限于英美两国的主流媒体,对其他国家的媒体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媒体研究极少,少数学者对印度媒体的研究,基本上是以报道分析为主,缺乏对印度媒体受众认知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在中印两国关系合作与冲突的大背景下,研究印度网民是如何在这些影响下建构中国形象就显得尤为紧迫。本文结合文本分析、话语分析和情感分析的一些方法来研究《印度时报》网站2015年涉华报道下的网络评论。通过对《印度时报》涉华报道网络评论的态度和话语的分析,来总结其文本中所构建的中国形象,并对网络评论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进行解读。《印度时报》成立于1838年,目前是印度和世界范围内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本文共收集2015年涉华报道457篇,网络评论样本共1026条。《印度时报》网站涉华报道对政治议题负面报道偏多,在其他议题较往年显得则客观许多,这与双边关系发展和历史遗留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印度时报》涉华报道网络评论情感倾向大致与涉华报道倾向相同,政治议题下的负面情感占比多于涉华报道情感占比,但在雾霾、二胎政策等具体事件上与《印度时报》涉华报道的倾向有着截然不同的倾向。《印度时报》涉华报道下的网络评论对中国形象的建构具有“两面性”,一个是“先进的中国”,一个“衰退的中国”,如果仅对中国现有基础建设与科技发展进行考察,会发现这是一个先进、美丽的国家,是印度学习的榜样;如果考察到环境问题与发展前景,关于中国发展速度放缓与环境污染的大量报道让网络评论强化中国是一个“衰退中”、“污染严重”的国家。
其他文献
贾平凹以文学想象对中国改革与伦理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而持久的探讨。在他看来,改革是一个痛苦的裂变过程,它在解决农民温饱问题、解放农民的思想、促成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过
从2003年至2005年,人行澄城县支行组织澄城县银企之间连续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项目对接和交流,县级金融机构先后与51家企业签定贷款合同和意向共60笔,总金额达7.2亿元,有效地缓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PHC)病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血清学标志的分布状况.方法 选择全市40家医院收治住院确诊PHC患者100例,用ELISA法进行HBsAg、抗-HBs、HBeAg、
目的:总结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临床336例脑梗死患者中30例出血性梗死的临床表现和诊治结果。结果:30例脑梗死后出血,占同期脑梗死的11.2%,其中大面积脑
一、现行财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全账户预算"的实行,大大增加了基层财务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由于对所有费用账户均实行指标管理,一些较难预测的费用支出便很难按照预算
李建华教授积三年之力,撰成《执政与善政——执政党伦理问题研究》一书,于2006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30余万言,分上、下两篇,第一次对执政党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全面的
新课改中被大家寄予厚望的选修课Ⅱ问题众多。率先进入课改的发达省市的学校选修课Ⅱ开展得如火如荼,效果却是差强人意,为其它地区的课改提供了多方面的经验教训;经济相对落后的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结合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就如何优化课程体系、优化教学环节和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