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以《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罗摩拉》、《米德尔马契》为例

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女性作家,乔治·艾略特对该时期的女性境遇及命运极为关注。从她对女性人物所进行的诸多描写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基于女性立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肯定,又可以看到具有理性头脑的知识分子对女性境遇及命运的清醒体认。可以说,乔治·艾略特的女性主义观念充满了矛盾性,而这种矛盾性昭显了她女性意识的独特性。本文以《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罗摩拉》、《米德尔马契》这三部作品为例,结合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镜像理论,对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观念进行剖析。全文除去绪论与结语部分,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从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着手。以镜像理论为基础,分析麦琪、罗摩拉、多萝西娅三位女性通过镜像认同建构自我的过程。指出她们都没有逃脱从叛逆走向妥协的命运。  第二章深入剖析女性妥协命运的成因。首先,分析女性的艰难处境。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女性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无法进入知识领域。在男女关系中,女性更是处于被动地位。其次,分析女性在主流性别意识影响下造成的集体无意识选择。最后指出,在外在力量的驱使下,女性形成了对镜像的内化,这种内化造成了女性更大程度上的妥协。  第三章探讨乔治·艾略特的女性意识。首先,通过与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简·奥斯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相比较,说明乔治·艾略特笔下女性形象的独特,即她们的反抗与妥协相交融,隐秘而克制。在和男性的对峙中,她们既没有求得幻想性的平等也没有获取理想化的胜利。这也是艾略特女性意识的独特之处。  其次,从时代、作者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以及思想三个方面来探究乔治·艾略特独特的女性意识形成的原因,并结合作品指出艾略特的女性意识也是镜中之像。
其他文献
耶稣是基督教文化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受作家青睐的圣经人物之一。耶稣话语即关于耶稣的各种文字表述,主要体现在对耶稣形象的考察中。中国现代文学与耶稣话
为了提高农村蔬菜大棚的科技含量,介绍了蔬菜大棚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本系统主要应用单片机实时监测和控制棚内的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并将数据通过RS-485总线传输到上位PC
杨慎崛起于明中叶,促进了明中叶散曲的复兴并且迅速发展直至达到散曲的鼎峰期。但是学术界对于杨慎散曲研究的专著比较少,本论文拟从杨慎散曲批评思想成因、雅俗论、主情论以及
为了降低各通信模块硬件与应用软件之间的相互耦合性,提高各设备的标准化、开放性及网络化,介绍了OPC技术的特点,阐述了OPC的结构及OPC客户端/服务器程序接口,讨论了该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