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萤石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战略性非金属矿产资源,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优势矿种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选题来自于生产实践,针对云南红河某多金属共生萤石矿进行浮选分离工艺及新药剂研究,为现场生产提供技改依据。原矿性质初步研究表明,该矿石中既含有萤石矿物,又含有铅锌等矿物,其中的铅矿物主要是以方铅矿的形式存在,分布率为90.47%;锌矿物主要是以闪锌矿和铁闪锌矿的形式存在,分布率为80.86%;脉石矿物主要以方解石等含钙矿物和石英等含硅矿物为主,方解石含量在20%左右。由于萤石矿物嵌布粒度较细,且与脉石矿物致密共生,因此该矿石属于难处理多金属共生萤石矿。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条件试验、流程结构试验和全流程对比试验,确定采用“集中磨矿-分离浮选”的工艺流程和自行制备的新药剂MO。原矿磨矿细度为-74μm占95%,首先采用抑锌浮铅的工艺流程进行铅锌分离浮选试验,在原矿含Pb 2.84%、Zn 1.12%、CaF230.23%的情况下,分别采用两粗三精的浮选流程,获得了良好的小型闭路试验指标:铅精矿品位64.36%、回收率79.32%;锌精矿品位48.63%、回收率79.89%。萤石浮选采用两粗八精的浮选流程,获得了CaF2品位为96.88%、回收率为59.74%、含微量硫的优质萤石精矿。萤石纯矿物的浮选基础理论研究得出:萤石矿物浮选的最佳pH值在9.5~10之间,方解石浮选的最佳pH值在8~9之间,控制浮选pH值在9.5~10之间,是实现萤石和方解石分离的良好基础;六偏磷酸钠对含钙矿物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在浮选体系中,首先抑制方解石,对萤石的抑制作用较弱,这是实现萤石和方解石分离的关键;水玻璃是石英和硅酸盐矿物的良好抑制剂,同时发现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对方解石具有协同抑制的作用,是浮选成功的重要因素;新型捕收剂MO的应用,解决了脂肪酸类捕收剂选择性差,受温度影响明显等缺点。本论文研究结果可为生产现场技改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