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药物预防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META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ab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非甾体药物在经内镜治疗胆管结石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胰腺炎疗效及分析。方法:以“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胰管结石、术后胰腺炎(PEP)、高淀粉酶血症、非甾体药物、随机对照”等关键词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10月20日期间有关非甾体药物预防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在内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者各自独立进行纳入质量评价、数据提取等工作。按jad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分析。结果: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15篇文献(共3922人,非甾体药物组共:2042人;安慰组共:1950 人)。对通过上述文献 meta 分析,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术后24小时淀粉酶文献 4篇,非甾体药物组较安慰组降低ERCP术后淀粉酶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 WMD=-287.67,95%CI(-472.01,-103.33), P<0.00001)。非甾体药物组在预防经内镜治疗胆胰管结石术后胰腺炎较安慰组明显降低( RR=0.52,95%CI ( 0.44,0.63 ) , P<0.00001),其中亚组分析中,通过静脉、口服、肌注等给药方式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无明显获益,直肠给予非甾体药物组较安慰组预防ERCP 术后胰腺炎有统计学意义(RR=0.42,95%CI(0.32,0.53), P=0.38)。结论:非甾体抗炎药较安慰组预防 ERCP 术后 PEP 降低(RR=0.52,95%CI(0.44,0.63),P<0.00001) ,给药方式建议推荐直肠给药(RR=0.42,95%CI(0.32,0.53),P=0.38)。术后严密观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Na,K-ATP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膜中的跨膜蛋白,是细胞能量转换的重要系统。它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转运。Na、K、糖、氨基酸以及其他离子,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调节细胞内Na、K的平衡,维持细胞的容积、PH值以及内环境的稳定等。Na,K.ATP酶由α亚基、β亚基和γ亚基构成,近年研究表明,调节亚基β不但能帮助α亚基翻译、合成,以及影响Na,K-ATP酶功能等,还与细胞间的粘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