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筑工业的急剧发展,建筑能耗的总量日益增大,而建筑能耗中50%~70%用于建筑空调能耗,其中又属冷热源能耗占比最大,因此减少冷热源能耗至关重要。热源塔热泵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系统,冬夏兼用,既提高了设备使用率又绿色环保。但由于热源塔热泵冬季载冷剂为防冻溶液,热交换过程中会使溶液吸收空气中水分导致浓度降低冰点增大,长久运行会导致系统发生冻结的危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蓄热再生的方法来提高溶液浓度。首先,本文以某大楼热源塔冬季运行实例为基础,理论分析空气进口温湿度、空气流量及入口溶液温度对热源塔凝水量的影响,再通过实验测量2017年12月24日~2018年1月31日期间该大楼运行时热源塔空气和溶液进出塔的参数变化并计算出其需凝水量,将实验与理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来验证热源塔凝水模型的准确性。此时通过研究发现随着入口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需凝结水量也会随之增加,而热源塔进口溶液的温度升高会使热源塔吸热量和凝水量都随之减小。其次,构建热源塔热泵溶液再生系统模型,分析该模型两种工况(正常工况和蓄热工况)的工作原理及其蓄热再生可行性,然后通过再生装置模拟凝水量与实际凝水量对比验证系统模型准确性。最后,根据热源塔热泵溶液再生系统模型研究入口空气温湿度、入口溶液温度、蓄热装置蓄热量、再生装置真空度、热水流量、蓄热面积对凝水量的影响规律。此时研究再次证实热源塔热泵溶液再生系统凝水量随着空气入口相对湿度增大而增加,随溶液进口温度升高而减少。且当运行真空由4.90 kPa上升至5.20 kPa时,凝水量由89.78 g/s上升至102.62 g/s。而随着蓄热装置热水流量从8.70 kg/s增加至9.10 kg/s,蓄热装置热水进口温度由39.87℃升高至40.10℃,沸腾温度从34.83℃升高至35.16℃,凝结水量由73.38 g/s增加至83.07 g/s,蓄热装置换热量由183.82 kW增加至208.11 kW。标准工况下,当空气相对湿度90%时,蓄热装置凝结出的水量只有再生凝水量的74.99%,需要蓄热1.33h来达到凝水量的要求。而随着蓄热面积的增加,热水进出口温度,溶液沸腾温度,蓄热量及凝水量皆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