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它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和心源性猝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差别很大,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如性别、年龄、治疗方法、代谢因素、炎症反应、ACS的分类等。研究早已证实有创干预(PCICABG)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而且危险因素主要与ACS的分类、心电图改变、CRP、LVEF等有关,与年龄、性别、代谢因素关系不大。但有创干预对于远期预后的影响尚不确定,与预后有关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作用的大小也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比较早期有创干预和保守治疗对ACS远期预后的影响,并筛选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这些因素与不良预后的联系强度,以便指导治疗并对预后进行评估。
方法:选择近10年收住我院的ACS患者,ACS的病程确定在6个月以上,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记录病人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生化结果、心电图改变。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早期有创干预组。保守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溶栓、抗凝、β阻断剂和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等。早期有创干预指PCI或CABG。
对入选的病人进行随访,随访的内容是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塞、反复发生的心绞痛等。随访的形式包括门诊复查、电话随访和问卷调查。对随访病人首先了解一般情况,如姓名、年龄、入院日期,住院时间,住院时的诊断,住院的治疗情况;详细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情况,包括有无心绞痛发作,有无发生心功能不全、晕厥或休克;对已经死亡的病人,向家属详细了解发生死亡的时间、原因、当时的救治情况,以便明确死亡是否为心脏性。详细记录病人在院外的用药情况,如使用何种抗血小板药物,剂量、时间、不良反应等,抗血小板治疗定义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80-150mg/日,PCI的病人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应用抵克立得或氯吡格雷至少4周。对随访的病人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对有明显症状的病人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以便了解心肌缺血及心功能状况。对随访的病人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测量,包括血压、血糖、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等。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x±s),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MACE终点处对两组病人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各变量的的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临床变量与终点事件的相关性,联系强度以危险比(RR值)和95%可信区间(95%CI)表示。所有统计资料的处理在SPSS10.0版软件包上进行。
结果:1、随访病人基本情况: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共522份,保守治疗的428例,有创干预的94例;总共随访病人337例,保守治疗255例,随访率为59.6%,有创干预82例,随访率为87.2%,其中PCI74例,CABG8例。在随访的337例中,男性264例,女性73例。保守治疗组平均年龄为67.7+9.7岁,有创干预组平均年龄为60.3±113岁,两组比较P<0.05。两组中男性的比例分别是191(74.9%)和73(89.0%),两组比较P<0.05。ACS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9年,平均38个月。ACS的分类以心肌梗死为主,尤其是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占总数的降近一半,48.4%,其次是不稳定性心绞痛,占42.1%,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只占9.5%。
2、治疗方法对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按治疗方法分组,比较两组病人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两组的主要心血管事件主要表现在心绞痛和非致命性MI,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都不高。有创干预组发生心绞痛和心脏性死亡的几率与保守治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非致命性MI和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要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
3、COX单因素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hsCRP与预后显著相关,P值均小于0.05。
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RR值0.966,95%C10.946-0.987,P=0.001)、总胆固醇(RR值0.815,95%C10.692-0.959,P=0.014)、hsCRP(RR值0.808,95%C10.741-0.881,P=0.000)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并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结论:有创干预可显著减少38个月时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总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不能减少心脏性死亡的发生。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总胆固醇、HsCRP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它们对38个月时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有独立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