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研究的核心是伏尔泰与梁启超的启蒙思想和“人学”思想,创新点在于找到了伏尔泰“人学”思想研究的空白点,并将伏尔泰与梁启超的“人学”思想链接起来。本论的立论依据有三个方面:一、伏尔泰与梁启超“人学”思想的产生具有相似的社会转型背景。此主要包括社会危机和人的解放思潮两个方面。对于伏尔泰来说,理性批判宗教和王权,构建宗教宽容的民族国家是其社会转型特点,以科学和理性揭示宗教蒙昧、神权专制,启蒙人认识自身的价值和尊严是主要社会思潮。梁启超所面对的转型,则是晚清王朝逐步瓦解和“被迫”现代化的时代,启蒙与救亡是其所处时代的主旋律。二、重铸新人是伏尔泰与梁启超共同的启蒙道路。在伏尔泰与梁启超的“人学”思想中,都以人性、人欲等自然权利批判专制制度,重铸人的时代“新”道德。他们的“人学”思想中融合了中法两国人文元素,是文化“碰撞”的典范,具有普世性和民族性,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三、伏尔泰与梁启超的“人”的启蒙,选择了相似的解放路数——契约国家的构建,伏尔泰选择的是开明君主制国家,梁启超的理想是共和立宪。他们的国家思想都以“主权在民”和契约权利为根本,都从破“心奴”启蒙新道德到“破身奴”启蒙新民权,把重铸道德与建立法治人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研究他们的启蒙思想,在今天,对于我们探索人的解放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本论把伏尔泰与梁启超的“人学”思想置放在启蒙视阈下进行比较研究,目标有两个:一是以“理性人”和“新民”为视点,分析二人以人的自然权利为理据,重铸的“人之为人”的道德品格,以及所构建的“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权思想。二是分析伏尔泰与梁启超融合法中两国人文“元文化”构建的“理性人”和“新民”两个理想人格所具有的民族气质和时代精神。本论在导论中阐释了有关论题的缘起、研究对象及与本论相关的研究现状。正文共分三章九节。第一章梳理伏尔泰与梁启超启蒙“人学”的萌生环境,主要阐述社会转型与他们“人学”思想的密切联系。第二章梳理他们“人学”思想的来源,并对其重铸的“新”的理想人格进行同异比较。第三章阐释他们以“人”为本的国家思想,以及对人的解放之路的探索。本论主要采用平行研究、影响研究、人类文化学研究和政治文化学研究等理论和方法,对伏尔泰与梁启超“人学”思想的萌生环境,自然权利思想的来源,以及他们以此为理据进行国民道德构建和人权启蒙中所具有的同异之处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其“人学”思想中所具有的普世价值和各自的民族文化特点和时代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