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可控振源激励作用下的场地三维速度结构反演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boy1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场地条件是引起地表震害和地震动局部变化的主要因素,土层的剪切波速度结构是描述局部场地条件的重要参数。速度结构的探查一直是地震工程学和岩土工程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研究发展一种不破坏环境,易于实现的原位探测方法一直是研究者探索的热点。可控振源对输入可控制,已成为目前国内外表面波探测研究的一个重点。  本文回顾了场地剪切波速度结构探测方法的研究历程,对有源探测方法和无源探测方法分别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目前反演场地剪切波速度结构研究的现状。介绍了Rayleigh波相速度频散曲线的提取方法,提出了本文要研究的内容。之后,简要介绍了中美唐山联合观测的场地、设备及台阵布设方式等,并展示了部分观测记录。  应用三维波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可控振源作用下的场地波场,并与实际观测记录进行了对比。在简化的基础上,发展了从可控振源观测记录中提取Rayleigh波相速度频散曲线的方法,通过比较从模拟记录中提取的、从实际观测记录中提取的与从圆形台阵记录中提取的Rayleigh波相速度频散曲线,为反演速度结构确定了目标函数。通过不同场地模型的敏感性分析,探讨了土层参数对Rayleigh波相速度频散曲线的影响,表明剪切波速度结构的影响最大,据此选定了反演的主要参数。进一步分析、说明Rayleigh波相速度频散曲线能够反映软夹层或硬夹层的存在。土层三维速度结构对Rayleigh波相速度频散影响的探讨表明三维速度结构对Rayleigh波相速度频散曲线有一定的影响。  对场地剪切波速度结构的反演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总结,指出遗传算法具有许多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突破运算速度这一反演计算的瓶颈,克服传统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慢且容易陷于局部极值的缺点,设计了一种粗粒度的并行遗传算法,由一台主机对并行算法的开始和结束进行控制,并负责分配种群,对各从机发回的最优个体进行比较,确定出最优个体。在此基础上改写了串行遗传算法程序,在WindowsXP环境下实现了MPICH函数库与Fortran语言的连接,实现了遗传算法的并行化。在4节点的PC集群上通过简单模型对所设计的并行遗传算法进行了验算,从结果上看所设计的并行遗传算法提高了运算效率,且收敛于最优解。  为评价所发展的反演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利用五个土层模型和两个实际场地进行了虚拟反演,给定各土层的厚度和重度,只反演场地的剪切波速度结构,对方法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测试和验证。之后,利用中美唐山联合可控振源观测中可控振源激励的台阵实际观测记录,反演了唐山的两个场地的剪切波速度结构,并与钻孔法测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反演的结果进行了评价。  最后,对本文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方针的实施,在建筑领域,国家提出了节能、节土的墙体改革政策。为此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委员会着手制定《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以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兴建或规划建设大量内河和跨海桥梁。对于大型桥梁,车辆、船舶或海上漂浮物撞击桥墩的事故时有发生。同时,处于海洋环境中的跨海大
本文综述了地震工程中对建筑物地震作用的计算以及结构影响系数R的取值,通过对多个国家抗震规范的比较研究,表明我国现行的抗震设计《01规范》对地震作用的取值没有考虑结构类
本文主要是通过振动台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分别对三层钢结构剪切形模型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摩擦摆隔震结构相对于传统非隔震结构的隔震效应和能量传输机制。通过定
学位
大跨空间结构因其突出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重要建筑。此类结构通常自振频率较低,对脉动风荷载等振动荷载敏感,有时在风荷载作用下会发生较大振动,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及安
大量的地震灾害表明,强烈的地震作用会给人们的生命带来严重的危害,财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近年来,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以其实用性较强等优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它对社会生活和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认识地震灾害的特点对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地震作用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因而用可靠度理
气囊膜结构作为膜结构的一种形式,具有自重轻、施工快、造型美观、跨越能力强、抗震性能好等其他结构不可比拟的优点。随着自身技术的完善以及新型膜材ETFE的出现,其在实际项
青藏高原是我国多年冻土分布的主要区域,同时也是我国地震最集中发生的地区。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深入,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越来越多的在青藏高原兴起,此类工程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