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更加依赖于知识的增长,知识要素的重要性在各项发展中愈发明显。作为我国第一产业的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期,其发展同样需要多方面知识、技术的支持。所以,不断获取新知识则成为当下农业发展的关键。而高校作为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通过其社会职能的发挥为国家各项发展提供着必要的辅助与支撑,并已充分具备为农业提供人才、技术等发展的条件与优势。同时,知识溢出作为知识扩散的一种方式,能够带动技术的创新、促进经济的增长,而高校通过知识溢出能够给农业带来更加迅猛的发展。因此,农业的发展与高校知识溢出密不可分。然而,实际中高校对农业发展的知识溢出还面临着诸多的阻碍与考验。所以,进行高校对农业发展的知识溢出效应测度分析,发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1)在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理论分析的指导下,联系高校发展实际,并结合高校传统的三大职能,梳理出高校农业人才流动、科研创新、产学合作三种高校对农业发展的主要知识溢出机制。(2)在高校对农业发展的知识溢出机制基础上,利用我国省际数据,从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高校对农业发展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一方面,在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建高校对农业技术创新知识溢出效应实证模型,并综合运用空间计量方法,主要测度了高校各知识溢出机制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另一方面,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基于 C-D知识生产函数的形式,并考虑空间因素的影响建立实证分析模型,重点探测了高校各知识溢出机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知识溢出效应。同时,对实证结果分别进行讨论与分析。(3)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构建了高校对农业发展的知识溢出效应评价模型,进行各省高校对农业发展知识溢出的效应的评价分析。(4)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通过地理邻近性以及利用高校对农业发展的知识溢出机制来促进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根据本文的实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受地理空间因素的影响显著。同时,高校知识活动与农业技术创新以及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同样受到空间因素的显著影响。(2)高校农业科研创新知识溢出对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校农业人才流动的知识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方面;而高校农业产学合作的知识溢出效应则主要表现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面。(3)我国各地区高校对农业发展的知识溢出效应差异明显。其中,东、西部地区高校对农业发展的知识溢出效应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大多数省份知识溢出绩效水平达到了DEA有效;而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大多省份,其高校对农业发展的知识溢出效应水平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