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基蘖肥不同施氮量对氮素吸收、土壤供氮和产量形成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ike_sc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以香粳97-3017(迟熟中稻)和汕优63(杂交中籼稻)两个品种(组合)为材料,于2000~2001年在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实验室试验场进行,研究水稻在穗肥相同情况下,基蘖肥不同施氮量对氮素吸收、土壤供氮、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1.随基蘖肥施氮量增加,植株总吸氮量和各生育期植株吸氮量增加,从N-n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吸氮量的变异系数大小看出,基蘖肥施氮量对植株吸氮量的影响,拔节前大于拔节后。成熟期植株吸氮量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籽粒吸
其他文献
稻属包含有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两个栽培种及20余个野生稻种,迄今已发现有10个染色体组(A-H,J-K),构成了10个染色体组型(AA、BB、BBCC、CC、CCDD、EE、FF、GG、HHJJ、HHKK)。重复序列是研究物种起源和进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水稻基因组中大约有50%的DNA为重复序列,因而研究水稻中的重复序列在不同稻种中的分布,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分化、普通野生
本研究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ethyl methane sulfonate)花粉诱变技术进行创新玉米种质的研究。用EMS处理不同来源的玉米材料,通过三代的观察、选择和鉴定,筛选光周期、生育期、抗除草剂及其它有益突变体。 本试验证明在诱变时间为45分钟的情况下,热带群体、温带群体、温带自交系三者对EMS处理液的敏感性依次增加;热带群体的半致死剂量在1.0×10-3和1.5×10-3之间;而
“现代汉语”课程作为中文系的专业必修课,长期以来存在着教学缺乏针对性,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学生能力培养,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针对广西师范大学的学生学习现
2013年的试验明确了包膜尿素和多肽尿素采用一次底施的施肥方式,能提高玉米的产量效益,促进玉米对尿素肥料中氮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在此基础上,2014年试验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尿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高校教师的关注。税法课程是高校财经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调查发现当前该课程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普遍存
小麦株高、抽穗期、扬花期、成熟期、千粒重、硬度及部分幼苗根系性状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表现型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利用QTL定位技术可明晰其遗传基础,促进小麦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