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一个十三亿多人的大国,如何变革和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我国农村土地从解放初的农民个体所有制到家庭承包制的确立,经营方式的变革经历了重重波折,也积累了很多经验。80年代初,我国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的确立,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大包干三十多年的历史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包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两个显著的成果:一个是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另一个是间接地促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建立。然而,当单家独户分散经营的农民面对市场的时候,由于竞争无力,他们在生产环节所得到的剩余产出被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攫取殆尽。这是大包干与市场经济遭遇时必然发生的境况,其中包含着内在的根深蒂固的矛盾。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来有效化解这对矛盾,在土地继续发挥着对农民社会保障功能的同时,让大包干走出市场的困境、让我国农民摆脱“在家庭经营内部自己把劳动力的收益降为零,甚至是负值”的尴尬局面呢?本文采取理论联系实际、调查写实、信息分析、文献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和撰写相关资料,从大包干产生的曲折过程及取得的成效,阐述了大包干农业经营方式的形成及其历史贡献;从大包干催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它们之间的矛盾,以及大包干在现在生产力条件下存在的局限性,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包干农业经营机制的新矛盾和局限性;从世界和中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新发展;从中国农民合作社的作用、优点,世界各国农业合作化程度,中国农民改变弱势主体地位的探索,大包干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结合点等方面,阐述并得出了在土地继续发挥着对农民社会保障功能的后大包干时代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理性选择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论断,并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或面临的困境,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出了建议和远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