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重庆市学龄儿童血压状况及与体质指数BMI(Body Mass Index)、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 WC)、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 WHtR)的关系。方法调查目标总体为重庆市超重肥胖率大于10%的6所小学,其中大规模小学、中等规模小学及小规模小学各2所,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于2009年4-5月开展,医学体检项目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并对5年级儿童询问有无月经来潮及遗精。结果1、1938名学龄儿童临界高血压检出率4.6%,高血压检出率6.6%,血压异常总体检出率11.2%。学龄儿童临界高血压及高血压检出率与年龄之间有关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9.4,P<0.0001)。2、学龄期儿童临界高血压中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的占53.9%,高血压中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的占28.9%,血压异常总体中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的占39.2%。3、学龄儿童超重检出率10.1%,肥胖检出率达6.9%,超重肥胖检出率总共达17.0%。4、BMI等级与血压等级之间有关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3.9,P<0.0001)。超重肥胖与正常体重者发生血压异常(包括临界高血压及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RR值为4.4,即超重肥胖者发生血压异常的机会是体重正常者发生血压异常的4.4倍。学龄儿童收缩压、舒张压与BMI的直线回归方程与各参数的检验结果都有显著性意义(t=24.8,P<0.001;t=19.7,P<0.001)。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P)与BMI有显著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49,P<0.0001)。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P)与BMI有显著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41,P<0.0001)。5、对1938名研究对象做血压与腰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压等级、收缩压、舒张压与腰围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29,P<0.0001;r=0.44,P<0.0001;r=0.40,P<0.0001)。单独分析7、8、9、10岁年龄组的男童与女童的血压等级、收缩压、舒张压与腰围均有显著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11岁年龄组的男童与女童的血压等级、收缩压、舒张压与腰围均尚未发现有相关性。6、1938名研究对象总体的血压等级、收缩压、舒张压与WHtR有明显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26,P<0.0001;r=0.30,P<0.0001;r=0.23,P<0.0001)。7、8、9、10岁年龄组的男童与女童的血压等级、收缩压、舒张压与WHtR均有显著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11岁年龄组的男童与女童的血压等级、收缩压、舒张压与WHtR均尚未发现有相关性。7、11岁组儿童对性发育情况应答率为75.2%(男生55.7%,女生95.8%),阳性率5.8%(男生0,女生12.0%),缺失率为23.5%(男生43.8%,女生2.1%)。结论1、重庆市学龄儿童临界高血压及高血压检出率高。2、学龄儿童高血压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高而相应增高,高血压的预防和干预应从儿童开始。3、学龄儿童高血压中单纯舒张压高血压所占比例不容忽视,应重视儿童舒张压的变化。4、超重、肥胖是学龄儿童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通过BMI的监测对儿童高血压有预测价值。5、WC、WHtR对学龄儿童高血压有一定预测效果,但11岁组儿童的WC、WHtR尚不能作为血压的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