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环糊精增溶五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机理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e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糊精是一种天然的环式低聚糖化合物,具有无毒、易于代谢的特性,因此可直接用作药物助剂。由于环糊精具有“内腔疏水,外部亲水”的结构特征,因此环糊精作为难溶性药物分子的增溶剂得到广泛应用。黄酮类化合物是已知的一大类天然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由于普遍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阻止血栓形成、杀菌抗病毒等功效,因此是各种药物与保健食品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但是由于黄酮类化合物普遍难溶于水,在水溶液中分散程度差,直接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因此人们一般需要采用适宜的增溶方式增加其溶解度,以利于口服吸收。与其他方法相比,环糊精包结增溶是最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方式。本文采用两种天然环糊精:β-环糊精(β-CD)和γ-环糊精(γ-CD)以及三种取代环糊精:2,6-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2-羟丙基-β-环糊精(2HP-β-CD)及6葡萄糖基-β-环糊精(6Glu-β-CD)作为增溶剂,研究了它们对于五种黄酮类化合物大豆苷元、鹰嘴豆芽素A、槐角苷、橙皮苷和染料木苷增溶情况,并通过分子模拟方法推测了增溶机理。本文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确认了这五种环糊精对这些黄酮化合物都有一定的增溶效应,尤其是DM-β-CD对大豆苷元、鹰嘴豆芽素A、橙皮苷和染料木苷增溶作用最好,6Glu-β-CD则对槐角苷有最显著的增溶效果。根据Higuchi和Connors理论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可推测出环糊精是通过与这些黄酮化合物形成1:1型主客体复合物实现増溶的。红外光谱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等手段均验证了环糊精与黄酮化合物间形成了复合物。本文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了增溶效果最好的环糊精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复合过程,并采用MOPAC软件在半经验水平上对分子对接结果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主客体复合物的形成都是自由能小于零的自发过程。将最佳对接结果导入一个装满水分子的箱子之后对其进行3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初始结构在模拟过程并未出现主客体分离的情况,主客体均方根差(RMSD)大小均在1~3?之间,无明显变化,表明在模拟过程中主客体分子结构均未出现明显变化,因此可认为复合物中主客体结合牢固,复合物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由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与分子对接模拟结果一致,因此可确定环糊精增溶黄酮类化合物大豆苷元、鹰嘴豆芽素A、槐角苷、橙皮苷和染料木苷的方式是形成了稳定的1:1型复合物。
其他文献
<正>在物流系统中,物流设施地址的选择是物流系统优化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物流设施是整个物流网络系统的关键节点,是连接上游和下游的重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
目的呼吸心跳骤停是临床上一种紧急的危重症,死亡率极高,如不及时进行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and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可迅速发生不可逆性的脑死亡。文中探讨
随着金融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多国家开始意识到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必要性。韩国在2010年储备银行营业停止事件以后,产生了大规模的金融消费者,
幼儿园特色课程是优质的幼儿园参照园本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组织优秀的师资团队,依据本园的教育经验和课程开发能力,以幼儿为本,着眼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满足幼儿的兴趣与个
目前高职物流教学质量与社会要求存在着不少的差距。在对现行的物流教材进行核查分析的基础上,对物流教学的改进提出了看法。
周秦儒法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不仅为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运用历史与逻辑相
背景:血清PLA2R抗体是否能预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总体缓解率、不良预后发生率目前仍有争议。血清PLA2R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调整是否具有指导意义目前也
<正> 写这个题目受了杜拉斯的启发,那个一生以酒相伴,使孤独发出丰沛声响,写出了《情人》、《广岛之恋》的那位法国老人。我在看《现代艺术札记》,20世纪的文学大师们谈论着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应对生态危机,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人类需不断探寻科学发展之
研究目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一组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以肾小球基底膜受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好发于40~50岁人群的肾小球疾病。近年来学者们研究发现约有74%的I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