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多元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对于社区层面来说,要把社区的治理体系建立起来,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社会力量协同作用。因此,构建一套科学、行之有效的多元协同治理机制,不仅能有效规范和引导各治理主体的有序互动与协调,也能促进治理过程各环节衔接顺畅与高效运行,进而推动社区的稳定发展。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城市社区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多元主体为主线,综合运用协同治理理论等分析工具,围绕城市社区治理运行机制的主题和目标,聚焦城市社区理想模型的建构、四大治理主体的地位和职能等主要内容,深入探讨构建城市社区多元协同治理运行机制的困境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着构建城市社区协同治理机制的解决路径。依照上述分析理路,文章具体涵盖如下主要内容:从社区治理主体的基本概念入手,主要聚焦于社区治理机制的四位一体的多元协同机制建构。第一部分,本文聚焦于社区治理的四大主体,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和社会组织的定义及法律地位做比较;第二部分,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多元协同治理机制的现实基础,并着重剖析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机制的瓶颈和成因;第三部分,在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基础上,构建社区多元协同治理机制理想模型,在社区多元协同治理机制中,社区党组织是社区治理运行机制的领导核心主体;社区居委会承担重要的组织载体及调解的主导主体;物业公司是提供公共服务和监督功能的参与主体;社会组织是补充服务功能的依托主体;业主委员会是问题发现和治理反馈功能的参与主体。第四部分,从上述制约多元协同治理机制的原因出发,从促进公共价值共识、提升各治理主体的协同能力以及发展多元主体间良性关系的角度,开拓城市社区协同治理机制实现的路径。
其他文献
本报讯记者日前从南京大学获悉,由该校教授、中科院院士祝世宁领导的基金委创新团队成员、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朱嘉及其课题组,在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中医证型与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的关系,进一
传统的内圣外王应用于皇权时代的家族社会,在民权取代皇权,家族日益消亡的情况下,应以核心家庭伦理和规则伦理取代家族伦理,并建立不干涉政治的新儒教,此为儒家新内圣。新外王的民
在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高等职业院校要想生存与发展,必须科学定位,培育特色;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发展道路,保证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