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生产和使用最多的一类农药,广泛用作农业和园艺的杀虫剂和除草剂,人接触容易引起中毒。我国目前使用的农药80%以上为有机磷农药或以有机磷为主的混配农药。我国每年有机磷农药的用量大于世界上其它国家用药量的总和。同时有机磷农药中毒人数也是世界上最多的。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估算,我国每年农药中毒总人数超过1000万人(包括生活性中毒),其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占70%~90%,平均病死率3%~8%。
目前公认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机制是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三大症状群为主的急性胆碱能危象(ACC);严重患者可因昏迷、肺水肿、脑水肿和呼吸衰竭而死亡。针对这一发病机制,经过多年的科研和临床经验总结,人们逐渐摸索出相对成熟的传统救治方案:以抗胆碱能药物(以阿托品为代表)和胆碱酯酶复能剂(以氯磷定为代表)为主要解毒疗法的治疗方案,两者在AOPP的救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两类药物仍有其局限性,且用量不当可致药物中毒死亡,所以在不断探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新的救治方法。
[研究目的]:
1.观察活性炭对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胃肠道清除治疗作用。
2.观察β-七叶皂甙钠、6-氨基己酸对大鼠AOPP模型的试验治疗作用。
[研究方法]:
1.临床试验研究:选择省内有机磷中毒高发区的6家医院为病例观察定点医院,将其观察期内(2007年3月~2008年3月)入院的初诊、口服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依据GBZ82-2002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诊断),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活性炭灌服治疗组,按照研究设计方案统一对患者进行临床救治和临床观察,对照组给予常规洗胃和常规治疗,活性炭灌服治疗组在常规洗胃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性炭。
2.动物实验研究:选择大鼠敌敌畏AOPP模型,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经口给予10ml/kg敌敌畏染毒。A组为空白对照组:染毒后立即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组为基础治疗对照组:染毒后立即腹腔注射阿托品(12mg/kg)和氯磷定(80mg/kg);C组(C1、C2)为β-七叶皂甙钠实验治疗组(高、低剂量组):在基础治疗上,分别加用β-七叶皂甙钠2.5mg/kg、5.0mg/kg;D组(D1、D2)为6-氨基己酸实验治疗组(高、低剂量组):在基础治疗上,分别加用6-氨基己酸0.6mg/kg、1.2mg/kg,观察比较各组动物的中毒表现、存活情况及病理变化。
[研究结果]:
1.临床试验研究:观察期内共纳入试验病例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活性炭灌服治疗组,经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服药量、中毒农药种类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活性炭灌服组阿托品用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氯磷定用量两组无明显差异,活性炭灌服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3.87%和91.22%,X2值5.78,P=0.069,差异无显著性。
2.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敌敌畏染毒后,常规治疗联合β-七叶皂甙钠或6-氨基己酸能明显缓解中毒大鼠翘尾、流涎等症状的发生率,改善其肌束震颤强度,延长其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存活时间,提高其存活率。常规治疗组、β-七叶皂甙钠组、6-氨基己酸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β-七叶皂甙钠组、6-氨基己酸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常规治疗组,两者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β-七叶皂甙钠组、6-氨基己酸组中毒大鼠的存活率93.69%、95.62%虽高于常规治疗组的存活率68.31%,但两者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β-七叶皂甙钠组、6-氨基己酸组中毒大鼠的存活率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论]:
1.临床实验研究初步证实活性炭灌服安全、经济、有效,减轻了中毒症状,减少了阿托品的用量,降低IMS等危重致死并发症,缩短病程或住院时间。
2.动物实验研究初步得出结论,常规治疗能有效控制中毒动物的各种症状,与β-七叶皂甙钠或6-氨基己酸联合应用后,可有效缓解动物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烦躁等肺脑水肿的症状,病理切片显示可减轻肺脑水肿,提高了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