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后适应对树鼩血栓性脑缺血磁共振成像及脑保护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树鼩血栓性脑缺血及缺血后适应动物模型并进行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成像研究,包括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l)、二乙三胺五醋酸钆(gadolinium-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ate, Gd-DTPA)增强等系列,观察缺血区72h不同时间点内演变规律,探讨树鼩血栓性脑缺血的MRI特点及其在脑缺血后适应过程中的监测价值,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光化学反应诱导建立树鼩血栓性脑缺血模型,在造模成功4h后夹闭右侧颈总动脉5min,再灌注5min,共计交替进行3个循环实施缺血后适应。应用3.0T MRI在缺血后4h、24h、48h及72h对树鼩脑部行冠状扫描,观察树鼩脑缺血及缺血后适应后缺血灶改变特点。在工作站上测量并计算出以下数值:Tl加权图像(T1weighted image, T1WI). T2WI和表面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上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rest,ROI)的T1WI相对信号强度(relative signal intensity,rSI)、T2WI rSI及相对表面扩散系数(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ADC)值;异常信号中心区和边缘区rADC值;DWI和T2加权图像(T2weighted image,T2WI)上异常信号体积;增强后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增加率。分别应用HE染色、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TTC)染色技术显示脑缺血组及缺血后适应组缺血灶不同区域细胞改变和皮层梗死面积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各时间点MRI及TTC未见异常。缺血组4h MRI可见信号改变,T2WI rSI在缺血后可见增高,24h中心区T2WI rSI值最高(P<0.05),缺血后适应组各时间点中心区T2WI rSI值与缺血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组4h及24h缺血病灶中心区rADC均下降,48h及72h明显升高(P<0.05);缺血后适应组各时间点中心区rADC与缺血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组病灶边缘区rADC值在4h也出现降低,24h时最低(P<0.05),降至66.16±4.98%,随后逐渐升高;缺血后适应组边缘区rADC随时间逐渐升高,与缺血组各时间点边缘区rADC值比较,在24h及48h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h及72h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组缺血病灶中心区rADC在4h低于边缘区(P<0.05),24h、48h、72h无统计学差异(P>0.05)。TTC染色所测梗死区的体积与DWI高信号区体积比较,4h时DWI所测体积大于TTC(P<0.05),24h、48h及72h DWI所测体积与TTC体积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组脑梗塞体积在4h时最小(P<0.05),随后增大;缺血后适应组脑梗塞体积从4h至24h未见明显增大,4h体积为64.9±6.8mm3,24h体积为69.1±5.7mm3,病灶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组及缺血后适应组所有动物不同时间点注入Gd-DTPA后均出现病变异常强化,缺血组24h时增强后SI增加率最高(P<0.05);增强后所测强化体积小于T2WI所测体积(P<0.05);缺血后适应组SI增加率与缺血组比较,在24h、48h及72h增强后SI增加率小于缺血组(P<0.05)。光镜示缺血后4h病灶中心区神经元可见皱缩,缺血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可见水肿带,缺血半暗带神经元肿胀、固缩,部分血管腔内见血小板积聚,血栓形成;缺血24h缺血中心区组织溶解,呈疏松网结构,神经元脱失,固缩明显;缺血后48h及72h,神经元脱失明显,出现嗜酸神经元,整个细胞均染为红色。结论:MRI能动态反应树鼩血栓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的病理演变过程;MRI可用于脑缺血后适应效果的评价,缺血后适应抑制缺血区的扩大,结合半定量化参数rADC值,可能与缺血后适应改善局部脑血流及挽救半暗带有关;增强后缺血后适应组SI增加率小于缺血组,可能系由于缺血后适应减轻血脑屏障的破坏。目的:通过采用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增强MRI对树鼩血栓性脑缺血及缺血后适应动物模型进行动态扫描,观察病灶的改变特点,并与普鲁士蓝染色及抗白介素-1β(Interleukin-1beta, IL-1β)与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抗原(Ectodermal dysplasia-1, ED-1)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相对照,探讨SPIO增强MRI对缺血后适应所致脑缺血炎症反应改变的活体监测价值。方法:采用光化学反应诱导建立树鼩血栓性脑缺血模型,在造模成功4h后夹闭右侧颈总动脉5min,再灌注5min,共计交替进行3个循环实施缺血后适应。应用3.0T MRI,在缺血后4h、24h及48h注射SPIO,观察SPIO增强后MRI改变特点,测量不同时间点T2WI rSI值;通过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缺血灶内铁粒子形态及部位;采用抗IL-1β与ED-1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观察脑缺血组及缺血后适应组巨噬细胞浸润及IL-1β的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各时间点MRI未见异常;缺血组于注射SPIO后24h及以后时间点扫描缺血灶内可见低信号,4h注射组24h、48h及72h低信号形态未见明显改变,T2WI rSI值未见变化(P>0.05),在24h、48h及72h时T2WI rSI低于缺血平扫组(P<0.05);24h注射组48h及72h扫描可见低信号,低信号形态未见明显改变,T2WI rSI值未见变化(P>0.05),48h及72h T2WI rSI与缺血平扫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8h注射组,72h时可见低信号,但T2WI rSI与缺血平扫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后适应组注射SPIO后24h及以后各时间点缺血灶内可见低信号,缺血后适应4h注射SPIO组24h、48h及72h时T2WI rSI高于缺血4h注射SPIO组(P<0.05),缺血后适应24h注射SPIO组48h及72h缺血灶T2WI rSI略低于缺血24h注射SPIO组,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T2WI rSl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后适应48h注射SPIO组与缺血组72h T2WI rSI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缺血4h注射组24h时含铁粒子细胞主要位于血管腔内,随缺血时间延长,血管腔内含铁粒子细胞减少,于72h主要位于血管外组织内;24h及48h注射组含铁粒子细胞较4h注射组减少,缺血后适应组各时间点含铁粒子细胞均较缺血组减少;抗IL-1β与ED-1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显示缺血后24h缺血灶可见大量ED-1阳性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浸润,IL-1β表达增强,随时间延长,48h及72h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数量减少,IL-1β表达减弱,但在72h病变周边出现了多个体积较大的巨噬细胞;IL-1β表达与ED-1共染。缺血组及缺血后适应组中24h时IL-1β与ED-1阳性表达细胞数均高于48h及72h(P<0.05),并且48h时IL-1β与ED-1阳性表达细胞数均高于72h(P<0.05),缺血组24h及48h时IL-1β与ED-1阳性表达细胞数均高于缺血后适应组同一时间点(P<0.05),缺血组72h时IL-1β与ED-1阳性表达细胞数与缺血后适应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小胶质/巨噬细胞参与了急性期血栓性脑梗塞动物模型的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应用SPIO增强MRI成像可用于活体监测脑缺血后急性期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缺血后适应可以减轻脑缺血后小胶质/巨噬细胞的浸润及炎症介质的表达,SPIO增强MRI可以在活体内监测脑缺血后适应对脑缺血后急性期炎症反应的改变。
其他文献
本文对语言学界目前尚有分歧的合成词中的派生词"词根+中缀+词根"或"词根+中缀+后缀"的形式作结构分析,通过对几十年来多位学者关于现代汉语中缀问题的研究进行细致梳理,从中
<正> (一)荷兰经营东印度与华侨中国和荷属东印度的关系,早在西晋僧法显时代(414年),耶婆提(爪哇)和广州之间,就已有了商人的往来.历经五代、唐、宋、元直到明朝,由于郑和远
利用排水采集器结合系列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土壤类型、利用方式、耕作和施肥对我国东南红壤丘陵区土壤养分的淋失的影响.旱地红壤养分的淋失主要集中在施肥后的雨季( 4- 6月)
为研究象山港仔稚鱼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在象山港港湾内设置14个站,于2015年4月3日-6月10日期间按周采样,共调查10个航次(Ⅰ-Ⅹ),用方形网(网口为1 m&#215;
对英山县珍稀濒危植物进行调查,统计发现英山县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4种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 野生植物14种 ,I 级保护植物1种,I级保护植物13种 ,占湖北省分布的30.4%,10.% 和
目的:探讨肝X受体(LXR)激动剂GW3965对人结肠癌细胞奥沙利铂(OXA)耐药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用OXA药物浓度持续递增法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构建OXA耐药的人结肠癌HCT116/
林白、陈染和卫慧是20世纪90年代"个人化"写作的代表女作家,她们的作品进入个人的私密空间,描写女性的性体验、同性之恋和自恋等话题,大胆袒露女性个人的心理体验及探索女性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1)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
像众多"客"一样,写博文的叫"博客",拍视频的叫"拍客",攻击电脑黑人的叫"黑客"……摆客就是指在城市中时常通过摆摊来赚取"外快"或以此谋生的人。
怎样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深化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生物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本文试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提高时间利用率两个方面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