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生问题一直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针对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复杂性,我们发现高校受助贫困生存在不同程序的伦理问题,如责任伦理、消费伦理、感恩伦理和诚信伦理等。这些伦理问题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势必影响我国教育公平的推进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感恩伦理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内核,亦是中国文化思想体系中最有活力、最有时代价值的部分。它的思想内涵包括对祖先的敬仰和尊重、对父母的孝敬、对兄弟姐妹的爱悌、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感恩、对祖国和君主的忠诚和爱戴、对师友的敬重和信义等。这种感恩伦理通过对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学习和人民的礼仪风俗得到传承,今天有必要继续保持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传承,弘扬感恩意识,将传统感恩伦理内化为个人的行为模式,使之成为中国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精神支撑。高校受助贫困生感恩伦理研究既有经济价值的考量,又有其内在的伦理意蕴和价值尺度。它蕴含着以人为本、公正平等、促进发展的理念,坚持道义与功利并行、公平与效率统一、他助与自助结合的伦理原则,有助于解决我国高校受助贫困生尚存在的诚信坚守不足、感恩意识淡薄、励志观念缺失和消费观念不合理等伦理问题。本论文通过高校受助贫困生感恩伦理现状及原因分析,寻求高校受助贫困生感恩伦理救助的对策,以达到社会正义和个人正义的双重要求。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本文通过分析家庭、人际、社会和自然方面提出存在的高校受助贫困生感恩伦理问题,并从社会环境、制度供给、感恩文化、道德教育、家庭观念和自身修养方面深入地分析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感恩伦理的他助和贫困生感恩自救进行阐述,最后将高校受助贫困生资助置于和谐发展的愿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