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想象与现代性症候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pi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时期最为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废都》书写了贾平凹对于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的独特思考。《废都》出版后,一度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重大文化事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试图将《废都》重置于“九十年代”的历史场中,还原贾平凹的“城市”书写是怎样成为同时代的“他者”。批评家与作者的不同声音,体现了对于“现代性”的何种不同看法。即以“城市”的研究视点对《废都》进行考察研究,试图打破已有的结论,对贾平凹的“城市想象”做出新的阐释。文章主要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以对第一现场材料的批判性思考入手,分析《废都》小说的命运与城市变迁。《废都》出版以来,评论褒贬不一,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现象,这直接导致了《废都》被禁的命运。十七年后,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进步,《废都》又迎来了“解禁”的喜悦。但是这“解禁”的背后,又不得不让人思考一个文化政策的“开明”与文化环境的“恶化”的悖论。从《废都》的“出版——被禁——解禁”的曲折命运中,可以看到中国城市的变迁。第二章分析《废都》的城市书写与现代性反思。主要通过考察文本中城市的书写,从颓废的城市景观、城中人精神的迷失、以及对于城市的逃离三个角度着眼,力图探索出不同于主流意识的现代性想象。首先,突如其来的现代化建设非但没有打破西安固有的传统韵味与文化心理秩序,反而“逆向”推动了西安的进一步“颓废”。其次,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西安失去了往日的中心地位,其独特的古典韵味在现代化建设中显得不合时宜。古都没有了往日的威严和秩序,只剩下混乱、空虚的生活和人们无休止的欲望。最后通过主人公对于城市的逃离,体现贾平凹站在“反现代性”的角度对“城市现代性”的审视。第三章聚焦于小说的文本资源与城市想象。城市还是乡村,兴都还是废都,旧式文人还是现代知识分子呈现出人们对于城市的不同想象。首先,有关城市还是乡村的争论,考察了作为一个“乡土作家”,贾平凹与城市的复杂关系。其次,兴都还是废都的争论,体现了人们对于城市不同的“历史想象”。最后,旧式文人还是现代知识分子则是通过对城市主人公“身份”的探索来展现贾平凹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纠结心理。第四章从身份意识与主体建构层面进行发生学意义上的考察。围绕“人”这一主题,来分析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引发的“主体”焦虑。首先,从贾平凹的“身份意识”入手,考察其处于城乡之间的暧昧“身份”及其对城乡文化的认知。其次,从“主体性”的理论层面考察贾平凹对于城市中人的“主体性”失落的警惕。最后,考察城市对于人的“规训”与“惩罚”。上世纪80年代,中国城市化进程重新启动,面对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作为城市的主体产生了一些不适。贾平凹的《废都》属于建构现代城市想象的一环,作品“出版——被禁——解禁”的曲折命运是改革开放以来不同人对“现代性”的不同想象的体现。通过对《废都》进行考察,试图推动有关城市想象的研究,从已有的“认知装置”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思维的转换,对城市化发展进行反思。
其他文献
<正>开展2014年中国麻纺织绿色时尚文化年活动,就是想通过加大力度积极宣传中国麻纺织绿色时尚产品文化,在巩固稳定麻纺织产品出口的同时,加大力度开发内需市场。为了加快推
为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研究、推动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推进项目成果颁奖典礼暨全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经济贸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微博的出现,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正在发生着改变。运用SWOT分析法,对微博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我国应充分利用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尽
科技进步带给了化纤“看得见的”改变,因此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是化纤工业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至今仍是。但是随着全球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仅仅依靠技术进步已经不能完全应对新的挑战。越来越挑剔的下游、越来越开放的市场、越来越严格的监管......所有的标准在提升,而这些改变都要求化纤企业多方面开拓,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品牌建设: 下一个“莱卡”会是谁?  品牌对于利润率的提升、附加值的增
根据管理学的解释,管理是组织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而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在管理中“人”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中国哲学视域下
制定专门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为国际通行做法。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及商务部最近发布《商务部实施外国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