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DWI及其ADC值对于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评估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2012.10至2014.12期间共30例均明确患有直肠癌(病理结果确认)、MRI的常规序列检查表现出有明确癌肿的,并计划行新辅助放化疗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在新辅助放化疗前以及放化疗后分别行常规MRI序列检查及DWI扫描,并合成其ADC图像。根据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MRI的临床T分期与接新受辅助治疗后并且进行手术治疗后的肿瘤最终病理T分期是否降期为标准,分为T-降期组18例(18/30,60%)和T-未降期组12例(12/30,40%)。分别测量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直肠癌病灶的ADC值、长度值以及厚度值,并计算在治疗前后变化的差值(ADC的差值、长度的差值、厚度的差值)及在治疗前后病灶的变化率(ADC的变化率、长度的变化率、厚度的变化率)。比较T-降期组和T-未降期组的病灶在接受新辅助治疗之前以及之后的ADC值、长度值以及厚度值的变化程度的差异。所有得到的数据采用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前后病灶的ADC值、病灶的长度值及病灶的厚度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T-降期组与T-未降期组的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前病灶的ADC值、长度值及厚度值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T-降期组与T-未降期组的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治疗之前以及之后的病灶的厚度的差值、厚度的变化率、长度的差值、长度的变化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降期组与T-未降期组的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治疗之前以及之后的病灶的ADC的变化率以及ADC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ROC曲线可得出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前后的ADC的差值达到0.207×10-3mm2/s时可以诊断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达到T分期的降期,其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83.3%;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前后病灶的ADC值的变化率达到0.2066时可以诊断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达到T分期的降期,其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83.3%。结论:DWI检查及其ADC值的测量对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1)通过对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前后肿瘤病灶长度、厚度以及ADC值的测量及比较,说明新辅助放化疗对肿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通过定量分析T-降期组与T-未降期组的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之前以及治疗后病灶的ADC值的变化,说明可以用DWI及其测量所得的ADC值来评价直肠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