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胍聚合物的抗菌活性及其与细胞膜作用的机理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llm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细胞膜活性”的阳离子两亲性结构抗菌聚合物新分子,并研究其膜作用机理是我们的目的。这主要是因为:常用抗生素导致的“超级细菌”等抗药性细菌引起的感染是一个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但近三十年批准使用的新抗菌剂的数量急剧减少,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在2010年提出“10×20行动计划”紧急呼吁全球重视开发新型抗菌分子;细胞膜活性的盐酸聚六亚甲基胍等阳离子两亲性胍聚合物具有极优秀的抗菌活力,难以引起细菌抗药性,在高效消毒剂和共价键合表面抗菌材料的开发中显示出巨大潜力,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但它们对大量临床菌株、特别是大量抗生素抗性细菌的活力,及其膜作用的杀菌机制都没有专门实验报道,要实现它们的应用,还有许多细致的工作要做。   本论文首先合成了4种盐酸单胍聚合物,它们具有不同的重复单元烷基链长度,包括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即PHMG或Polymer C6)和它的3个新类似物-盐酸聚四亚甲基胍、盐酸聚八亚甲基胍(即POMG或Polymer C8)、盐酸聚二甲苯亚甲基胍,然后测定了它们对大量临床菌株、特别是大量抗药性细菌的抗菌活力,并在细菌细胞、脂质体模型细胞膜两个层次研究了它们与细胞膜作用的膜损坏机理,也探讨了聚合物不同烷基链结构造成的抗菌活性差别的原因。   抗药性细菌引起的感染及顽固难治生物被膜形成是医疗卫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了以盐酸单胍聚合物为例,评估阳离子胍聚合物对大量抗药性细菌的广谱抗菌活力,测定了这4种胍聚合物对15个属中的370株临床菌株的抗菌活性,其中含有分布于8个属的96株抗生素抗性菌株。它们的体外抗菌活力用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和时间-杀灭动力学来决定。结果发现新合成的盐酸聚八亚甲基胍具有优秀的杀菌活力,其对临床菌株的抗菌活力(MIC,0.5-16 mg/L)比已知的盐酸聚六亚甲基胍(MIC,1-64 mg/L)和洗必泰(MIC,2-64 mg/L)都要高。令人感兴趣的是,盐酸聚八亚甲基胍对多种临床上常见的重要抗性细菌都具有非常好的抗菌活力,例如,甲氧苯青霉素抗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万古霉素抗性的屎肠球菌、多药抗性的铜绿假单胞菌、头孢他定抗性的柠檬酸细菌和肠球菌。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则对甲氧苯青霉素抗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特别有效。   为了理解胍聚合物的细胞膜活性杀菌机理,以盐酸聚六亚甲基胍为例子,利用β-半乳糖糖苷酶活性检测、普通荧光显微镜、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显微观察了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的破坏作用。结果显示低剂量的盐酸聚六亚甲基胍轻微损坏外膜结构,增加了细胞质膜的通透性,但是细胞的整体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高剂量的盐酸聚六亚甲基胍使外膜结构坍塌,出现局部的膜孔,并且损坏细胞内部结构,使之呈不均匀的颗粒状结构。这种剂量依赖的膜损坏行为可能是盐酸聚六亚甲基胍的主要杀菌机制。   为了进一步阐明单胍聚合物膜损坏行为的深层机制,并探讨4种聚合物不同烷基链结构造成的活性差异原因,本论文也研究了4种胍聚合物与模拟细菌细胞膜的脂质体的膜相互作用动力学过程。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包裹在脂质体内的荧光染料渗漏、等温滴定微量热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来表征这种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结果显示,具有直链烷基的胍聚合物与磷脂膜之间存在明显的结合亲和力,产生吸热效应。聚合物-膜相互作用诱导磷脂膜相转变的预转变峰和主转变峰的改变(转变峰的温度和峰宽都增加),这表明磷脂双层的磷脂头部构象发生了改变,磷脂双层的疏水核心区也发生了紊乱。当增加聚合物重复单元直链烷基长度导致活性增加的时候,伴随着荧光染料释放率、结合常数和结合能量改变值,以及磷脂膜破坏程度都增加。   基于以上结论,单胍聚合物主要作用于细胞膜,聚合物的正电荷亲水基团与细胞膜磷脂分子头部的负电荷基团发生静电相互作用而强烈结合在磷脂膜表面,进一步疏水基团插入到磷脂双层的疏水核心区,引起膜磷脂双层的磷脂头部区构象改变和疏水核心区发生紊乱,从而导致细胞膜结构完整性被破坏,增加了细胞质膜的通透性,并形成局部膜孔,使胞内物质释放出来,最终导致细菌细胞的死亡。聚合物烷基链结构的改变显著影响聚合物-膜相互作用时结合常数和结合能量的变化,以及磷脂膜的破坏程度,这些因素导致了不同烷基链结构聚合物的杀菌活性差异。   本论文对阳离子两亲性单胍聚合物细胞膜损坏行为的显微观察,以及它们与脂质体模型膜相互作用动力学过程的研究,为“细胞膜活性”抗菌机制的深入理解提供了有用信息,也为新型阳离子两亲性抗菌胍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和合成提供了关键参数和理论指导。盐酸聚八亚甲基胍和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对临床上重要的抗药性细菌的高活性则预示着阳离子两亲性单胍类聚合物在抗抗药性细菌的抗菌剂和表面抗菌材料的开发中更加值得关注,为它们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论据。
其他文献
历史背景 在星云物理中,人为电子量满足麦克斯韦-波尔兹曼分布(MB) 1941,Hagihara质疑MB分布 1947,Bohm&Aller经过计算,认为偏离MB的可能性很小
会议
茭白(Zizania latifolia Turcz.)是原产于中国大陆的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属于禾本科多年生水生植物。茭白的茎端数节能够在短期内迅速膨大形成肥大的肉质茎,其膨大机制一般认
锡基材料,尤其是二氧化锡和锡负极材料,因其高的比容量、形貌易控、来源广等特点受到了锂离子电池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然而研究发现,锡基材料面临着由于充放电过程
由于具有高效广谱的手性识别能力,多糖类衍生物是目前最受欢迎且应用最为广泛的高效液相色谱用手性固定相。直至目前所开发的多糖类衍生物中,主要以纤维素和直链淀粉类衍生物为主,有关这些衍生物的手性识别能力及其取代基对于其手性识别能力的影响已有系统研究。而木聚糖,作为天然多糖的一类,具有与纤维素相似的结构,唯一的区别在于其木糖单元的6-位上不含有羟基。这一结构上的差异可能导致其具有完全不同于纤维素类衍生物的
Free expansion velocity:~10000 km/s lifetime:100‐200yr the swept mass exceeds ejected mass Need of dust from SN In the Milky Way
会议
青蒿学名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属菊科春黄菊族蒿属。是我国传统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性味苦、辛,微寒,归肝,有特殊香气。自古以来一直被流传作为药用,具有抗疟、抗病毒、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清热解暑等活性。青蒿挥发油属于青蒿活性成分,具有抗菌、平喘、解热、止咳等药理作用。研究工作分别采用索氏提取法和直接蒸馏法提取青蒿挥发油,研究了提取过程的优化条件。对两种方法得到的青蒿挥发
Interstellar Extinction Law/Curve from V to UV CCM89:One parameter wavelength-dependence law Extinction Law/Curve in NIR & MIR Purpose Ⅰ.More jewels on the cur
会议
本文选取中国北方广泛分布的豆科牧草—广布野豌豆(Vicia cracca)作为研究对象,在2009~2010年的盛花期(8月初),对完全开放的花朵进行标记,从标记后的第21天开始采种,每3天采样一次,直到盛花后第42天,共采集8个成熟度的种子。选取中性盐NaCl,设置0、50、100、150、200和250 mmol L~(-1)6个盐浓度梯度;碱性盐Na2CO3,设置0、25和50 mmol L
采用硬模板的方法,分别以商品化硅凝胶和硅溶胶作为模板制备了具有不同孔结构和孔尺寸的介孔炭。其中,以硅凝胶为模板合成了具有三维连通孔结构、孔径约5nm的介孔炭MC;以硅溶胶
  近年来,台湾各县市政府均在推动「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建置。就目前而言,路侧端的交控设备构建、中心端的交控系统建制与维护等均已有成果,但跨单位之区域交通协调控制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