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酸盐水泥改善硅酸盐水泥耐久性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wwd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进步,混凝土在特殊环境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而使用最为广泛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基材料却因自身原因而不适宜海洋等腐蚀性环境。受古罗马水泥因掺入富铝火山灰而具有很好耐久性的启发,本文在普通硅酸水泥中掺入少量铝酸盐水泥组成二元复合体系,通过实验研究铝酸盐水泥对该体系基本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运用决策分析方法分析出该体系的最佳掺量,在此基础上掺入矿物掺合料以进一步研究其综合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  (1)实验研究了0%~20%掺量范围内的铝酸盐水泥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流动性、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的影响。实验表明铝酸盐水泥能提升该二元体系初始流动度并加速其凝结硬化,但该体系不同龄期的强度则随铝酸盐水泥掺量的增加先升后降。  (2)实验研究了0%~20%掺量范围内的铝酸盐水泥对普通硅酸盐水泥耐硫酸盐腐蚀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酸盐水泥掺量不宜超过10%,且10%范围内存在能够提升水泥耐久性能的最佳掺量。  (3)结合上述二元体系的强度和耐久性指标,通过决策分析理论判断了铝酸盐水泥在0%~20%范围内的最佳掺量。分析表明铝酸盐水泥最佳掺量为2.5%且该结果的重现性也最好。  (4)在含2.5%铝酸盐水泥的二元体系中掺入适量矿物掺合料,研究此三元体系强度和耐久性能,实验发现磨细矿渣较粉煤灰对该体系有很好适应性。
其他文献
工程建设具有的动态工作环境、劳动密集型、使用重型设备、项目临时性等特点决定了其与其他行业相比较有更大的安全隐患,导致工程建设安全事故频发并且后果严重,因此需要建立
本论文重点研究了Visual LISP在建筑结构设计程序开发中的应用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CAD程序开发。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有关浅
近年来,随着土木工程的迅猛发展,结构的形式日趋复杂,结构健康监测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基于振动数据的结构健康监测方法也就引起人们极大兴趣。测量数据的数量与质量,即传感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飞跃,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取得了可观的发展,其中发展最快的当属城市轨道交通。鉴于轨道交通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地铁隧道
裙梁柔性引起的剪力滞后效应使框筒的腹板框架和翼缘框架各柱的竖向应力分布呈曲线形状,即角柱应力集中现象。剪力滞后效应使框筒的空间结构特性遭到很大削弱,降低了框筒抵抗水
本文对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基础反应进行了分析。文章建立了其力学模型和MATLAB仿真模型,编写MATLAB程序;考察了不同尺度、不同场地对振动台集中参数的影响;以14×14×4.5m台为例,选
压电阻抗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识别与健康监测领域,包括钢结构、混凝土结构以及铝合金结构的损伤检测。但是,关于将其应用于木结构的损伤检测方面的研究比
近年来频发的地震灾害使人们认识到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之后结构行为分析的重要性,但目前框剪结构分析设计一般都是在小震作用下基于弹性性能的设计,并没有考虑框剪进入弹塑性
在铁道、公路等土木工程的滑坡治理中,广泛地采用抗滑桩,实践证明这种支挡结构效果良好。但是抗滑桩的计算方法,至今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目前国内抗滑桩的常规计算方法均存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对潟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江苏区域地质情况,研究了里下河古潟湖形成机制,进而得出里下河古潟湖相软土发育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整理里下河古潟湖相软土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