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位多酸是多金属氧酸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易于被修饰和取代、物理化学性能优异等优点,因此在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的制备中常以其为纳米级的构筑单元进行组装合成。缺位多酸阴离子(如Keggin型单缺、二缺、三缺等)具有很好的配位能力,通过对合成条件的控制可将1个或多个功能型金属离子引入缺位位置,从而改变其表面负电荷增加反应活性,在此基础上,引入亲氧型稀土金属构筑稀土修饰多酸化合物,更有利于合成结构性能多变的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该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多酸化学的一个热点方向。因此,本文以缺位Keggin型杂多钨酸盐为前躯体,引入6种含氮有机配体,通过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的修饰,合成了 16例结构新颖的杂多钨酸基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相应化合物进行了磁性、电化学及催化性能研究。具体如下:第一章以缺位Keggin型磷钨酸盐为前驱体,通过钒取代得到磷钨钒混配多酸,引入稀土金属和2,6-吡啶二羧酸(L1)配体合成了 8例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1-8:1、选用单缺位Keggin型磷钨酸盐{PW11}为前驱体,在缺位位置引入V原子得到{PVW11}构筑单元,引入2,6-吡啶二羧酸(L1)和不同种类的稀土金属,通过自组装合成了 5例结构新颖的Ln-L1修饰{PVW11}的化合物1-5:H3[Eu3(L1)4(H2O)20(PW11VO40)·4H2O(1)、H3[Sm3(L1)4(H2O)20(PW11VO40)O·4H2O(2)、[Nd4(L1)4(H2O)12(PW11V040)]·8H20(3)、[Pr4(L1)4(H2O)12(PW11VO40)]·8H2O(4)、[Dy4(L1)4(H2O)12(PW11VO40)]·8H2O(5)。在5例化合物中,配体和稀土相互连接形成三维框架,多酸阴离子填充于框架中保持电荷平衡并稳定化合物的结构。2.57、2.60、2.56、2.57、2.56 eV的禁带宽度值表明化合物1-5均具有窄带半导体性能;室温下化合物1-3和化合物5的荧光发射光谱显示出对应稀土离子的特征发射峰,并测定了相应的荧光寿命和色度,Eu构筑的化合物1不论是固体状态还是水溶液中均显示出Eu的特征发射峰;化合物1-4呈现了反铁磁性耦合作用,化合物5呈现出弱的铁磁性耦合作用。2、选用三缺位Keggin型磷钨酸盐{PW9}为前驱体,在缺位位置引入V原子得到{PV3W9}构筑单元,引入2,6-吡啶二羧酸(L1)和不同种类的稀土金属,通过自组装合成了 3例结构新颖的Ln-L1修饰的三钒取代Keggin型钨多酸化合物6-8:H4[Nd3K(L1)4(H2O)16(PW9V3O40)]·2H2O(6)、H4[Sm3K(L1)4(H2O)16(PW9V3O40)]·2H20(7)、H4[Pr3K(L1)4(H2O)16(PW9V3O40)]·2H2O(8)。化合物 6-8 中稀土金属与 L1 连接形成三维框架,多酸阴离子通过与K原子的连接参与框架的构筑,进一步稳定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6的荧光发射光谱显示出Sm3+的特征发射峰;2.47、2.50、2.46 eV的禁带宽度值表明化合物6-8均具有窄带半导体性能;化合物6-8呈现了反铁磁性耦合作用。第二章以{PV3W9}为构筑单元,引入不同种类的稀土金属与两种同分异构的有机配体1,4-双(吡啶-4-羧基)-1,4-对二甲苯(L2)和1,4-双(吡啶-3-羧基)-1,4-对二甲苯(L3),通过自组装合成了 5例一维的钒取代Keggin型磷钨多酸化合物9-13:[Eu2(H2O)10(L2)3PW9V3O40]·2H2O(9)、[Tb2(H2O)10(L2)3PW9V3O40]·2H2O(10)、[Dy2(H2O)10(L2)3PW9V3O40]·2H2O(11)、[Sm2(H2O)10(L3)3PW9V3O40]·2H2O(12)、[Pr2(H2O)10(L3)3PW9V3O40]·2H2O(13)。2.08、2.15、2.10、2.11、2.05 eV 的禁带宽度值表明化合物9-13均具有半导体性能;化合物9和12呈现了反铁磁性耦合作用,化合物10呈现了弱的铁磁性耦合作用。第三章以三缺位Na9[α-SbW9]为构筑单元,引入过渡金属离子Fe和Cu以及不同的有机组分,4-吡啶甲酸(L4)、1,2-丙二胺(L5)、4-氨基吡啶(L6),通过自组装成功合成了 3例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包括Na连接{Fe4}夹心单元形成的一维化合物H6(C6NO2H4)2[Fe4Na2(H2O)18(B-α-SbW9O33)2]·8H2O(14)、{Cu(1,2-dap)2}基团修饰的偏钨酸化合物H2Cu2(H2O)(1,2-dap)4[Cu(1,2-dap)W12O40]·H2O(15)、基于{Cu3Na3}六夹心单元进一步通过Na原子的连接形成三维化合物H4[Na8(H2O)12Cu3(H2O)2(SbW9)2]·2H20(16)。测定了相应化合物的固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性质、变温磁化率曲线及循环伏安特性曲线,化合物14对烯烃环氧化反应具有选择性的非均相催化活性,对环辛烯的环氧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