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后救济在中国(1945-1947)——以行总在国统区的善后救济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36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抗战后的善后救济工作一直被忽视.很少著作涉及战后中国善后救济工作问题.中国现代史研究中,政治、外交、军事等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而社会救济问题却被忽视.事实上,研究中国战后的善后救济问题,或许我们从中能窥见国民党在1949年政治军事失利的原因.1945年9月,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结束.然而,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并没有随战争的结束而结束.超过一半的人口遭受敌人蹂躏;战争带来灾荒;大批的人无家可归;交通系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物资严重匮乏;产品大量减产;通货膨胀严重;政治冲突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如何在短期内使经济得以恢复并使国家秩序恢复正常是国民政府面临的挑战.早在1943年,国民政府就开始规划中国战后重建的蓝图.联总成立后,作为发起国的中国因战争损失大而成为联总援助的国家之一.随之中国政府提出了善后救济计划,企图利用联总无偿援助的物资,不仅仅进行单纯的善后救济工作,更重要的是重建和发展中国的经济.为配合联总的工作,1945年1月,中国政府设立善后救济机构—行总,负责战后的善后救济工作.该文以行总对国统区的善后救济为中心,主要讨论抗战后的善后救济问题.该文依据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行总善后救济活动的梳理,对认识战后善后救济问题的复杂性进行了有益尝试.该文除导论、结语外,共分三章.第一章善后救济组织的设立,主要探讨联总设立的背景、政策原则、驻华办事处的任务以及行总筹设的过程.第二章论述中国善后救济计划的提出以及行总对联总物资分配的情况,并论述行总执行救济工作的状况.第三章善后救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行总与联总的冲突,主要讨论行总在执行善后救济工作中所面临的困境,由于国共内战的不断升级,加重了行总善后救济工作的困难.联总与行总在物资分配中的矛盾与冲突,牵制了行总的自主性.从中可以窥见中国善后救济工作的困难,以及与最初设计的救济计划出现差距的原因.结论部分对善后救济工作成效做了总结,并从中分析成效不大的原因.
其他文献
利用烟雾拍摄不算是一件很新鲜的事,能够拍摄出状态很好的烟雾效果,之前我们也曾经介绍过,这里给大家一个新的升级版烟雾拍摄方法,让你的烟雾效果更加不同。为烟雾上色创造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展示我国美术创作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加强全国美术馆收藏研究工作,加强对当代美术创作的引导,切实提升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使更
德天大瀑布位于中越边境、中国广西大新县,为国家级景点,横跨中国、越南两个国家,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的跨国瀑布。瀑布气势磅礴,一波三折,层层跌落,水势激荡,声闻数里。
该文试图在综合学术界对三线建设评价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三线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力求得出一个相对准确和较为公允的历史定位.在此基础上,再发掘其现实意义,即:三
本文主要将城邦时期古希腊人对“自然”和自然界的认知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城邦时期古希腊人的生态意识进行探究。  在城邦时期的古希腊人看来,“自然”是万物的本原、本质,这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从日俄战争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在亚太地区进行了长达四十年的殖民扩张历程。其殖民扩张的方向和范围经历了从东北亚到东亚再到亚太的整个过程,对整个亚太地
摘 要: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发展的基本条件,安全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安全防范、安全意识的形成、生产安全的基本保障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与监督意识,以期为相关管理与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安全防范意识 监督意识 提高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与前提。在企业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安全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代表着企
该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详细分析了印度政府提出地理原则能"先失决定""麦克马拱线"是一条有效边界这一观点的背景.第二部分详细说明了印度政府对其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坚持的所
卡尔巴斯曼水库建于1974年,是一座小(I)型引水注入式平原水库,水库迎水面无防浪设施,水位变化范围内的大部分坝面已被风浪剥蚀破坏,整个水库渗漏损失严重,大坝的渗流稳定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