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抓革命、促生产”方针是党中央和毛泽东独立自主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提出的一个重要治国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建国初期,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通过一个接一个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使社会各方面都有了明显地进步。这也是毛泽东革命年代习惯性的“革命”思维和“生产”思维在建国初期治国理政实践中的体现和证明,也使得毛泽东继续沿着此思路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并举的治国理政之道。但是,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入了歧途。虽然,毛泽东带头提出要求纠“左”,但整个形势没有根本好转,特别是庐山会议后期发生重大反复,造成整个形势逆转,并且引伸到党内和党的高级领导层中来。毛泽东也始终没有放弃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若干空想的执着追求。事实上,毛泽东越是执着于自己治国理想的追求,越是发现现实中的阻力很多,问题很多,而且已经到了“党变修,国变色”的危险境地,不来一场大规模群众性的自下而上的政治“大革命”,是不足以打退资产阶级疯狂进攻,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加之林彪、江青对这场“革命”别有用心地推波助澜,使“左”的错误发展到极端,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从总体上说,毛泽东“抓革命、促生产”的治国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来源和实践的基础。它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前期,初步形成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正式形成于60年代中期,直至以中央文件的形式被正式提出,随即也成了当时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治国之策。毛泽东“抓革命、促生产”的治国思想的基本内涵在于以“革命”促“生产”,但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党内高层却对之理解有了分歧,且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也不同。实践证明,毛泽东治国思想的理论与实践,虽然没能澄清什么社会主义,如何解决社会主义革命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等问题,但毛泽东“抓革命、促生产”的治国思想对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