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克罗恩病活动期患者中医证素的分布特点及规律,得出影响到克罗恩病活动期患者临床症状的病位证素及病性证素,分析其证素等级的特点并得出具有诊断价值的病位证素及病性证素,可为临床克罗恩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思路。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科符合克罗恩病活动期诊断的患者50例,采用统一的"证候辨识量表"收集患者的证素信息,按照每一证候所对应的病位证素及病性证素的权值进行计算,根据证素分级标准及证素诊断标准,统计出克罗恩病活动期患者证素的特点。结果:1.50例克罗恩活动期患者中,男性(31例62%)、女性(19例38%),青年患者(43例86%)、中年患者(5例10%)、老年患者(2例4%)。临床表现中肠内表现主要为腹泻(30例60%)、腹痛(39例78%)、腹胀及粘液便均为(7例14%),并发症及肠外表现中主要集中在肛瘘(16例32%)、肛周脓肿(9例18%)、发热(6例12%)。主要的诱发因素有饮食(20例30%)、情绪(5例10%)、劳累(10例20%)。2.按照证素分级的标准,本次研究中50克罗恩病活动期患者达到要求的病位证素共10种,按照频数大小依次为脾>大肠>胃>小肠>肌肤>肝、肾>少腹>筋骨、胆。在病性证素方面共有15种证素达到分级标准,依次为气虚>血虚>湿>阳虚>气滞>血瘀>毒>脓>动血>热、阴虚>痰>闭>寒、食积。病位证素中一级证素共出现51次,二级证素30次,三级证素15次,病性证素中一级证素共出现104次,二级证素共87次,三级证素共24次。3.按证素诊断标准,此次研究具有诊断价值的病位证素有6种,按频数大小依次为脾>大肠>胃>小肠、肌肤>筋骨。病位证素主要集中在脾、大肠和胃。病性证素中具有诊断价值的共12种,依次为气虚>血虚>湿>阳虚>气滞>血瘀>阴虚、毒>脓、动血、热、痰。病性证素主要集中在气虚、血虚、阳虚、湿、气滞。4.诊断证素在性别的分布中,病位脾、胃、大肠在性别分布中较为均等,小肠多集中在男性患者。病性证素方面,12种诊断病性中,在湿、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滞、血瘀、脓、毒、动血、痰上男女皆有分布,且数值较为均等。病程时间与病位证素的分布中,病位脾在不同的病程阶段皆有分布,主要集中在3~9年的为脾、胃,小肠主要在1~2年、3~9年,肌肤主要在<1年及1~2年的病程中,筋骨的病变只有在病程>10年的患者中分布1例。病性方面,湿、气虚、血虚、阳虚在不同的病程时间段皆有分布,其中气虚、血虚、阳虚、气滞、血瘀、痰主要集中在病程的3-9年。病情轻重与病位的分布中,脾、胃大肠在各病情中皆有分布,脾集中在轻度及中度患者中分布较多,胃在三种病情中分布较为平均,大肠在重度患者中分布较多,小肠、肌肤在中度患者集中,仅有的1例筋骨的病位分布在重度患者中。病性证素方面,湿、气虚、血虚、阳虚、气滞、血虚在不同的病情中均有分布,病性脓、热、阴虚分布在中度及重度患者中,动血在轻度、重度中分布,病性痰2例仅分布在中度病情的患者中。结论:通过对本次所收集的50例克罗恩病活动期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其高发年龄段集中在青年,饮食、情绪、劳累等因素常是其诱发因素,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黏液便等,且可出现肛瘘、肛周脓肿等其他并发症状及其他肠外表现的改变。证素分级中,主要集中在一级证素及二级证素中,具有诊断价值的病位因素分别为脾、胃、大肠、小肠、肌肤、筋骨,病性证素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湿、气滞、血瘀、动血、脓、毒、热、痰。综上,克罗恩病活动期是涉及到多病位多病性的病变,临床表现多样,病理复杂,需要在临床上抓住其主要矛盾,予以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