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疗法结合哮喘慢病管理平台的管理模式对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于2019年6-8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就诊,并处于慢性持续期的哮喘患者。按照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慢病管理平台组35例,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常规管理+哮喘慢病管理平台的管理模式;常规管理组35例,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常规的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在:(1)穴位贴敷治疗前半年内和治疗后半年内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2)穴位贴敷治疗前哮喘急性发作程度和治疗结束后第1、3、6个月的总有效率;(3)穴位贴敷治疗前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分级和治疗结束后第1、3、6个月的哮喘控制率;(4)穴位贴敷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第1、3、6个月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5)穴位贴敷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第6个月哮喘认知水平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1)最终完成研究的患者共53例,其中慢病管理平台组27例,常规管理组26例。(2)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在①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一般人口学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病史、吸烟史、过敏史、治疗前半年内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治疗前哮喘急性发作的程度、哮喘控制水平分级、ACT评分一般病史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是否使用吸入剂、是否规律吸入、是否使用口服药、治疗方式临床治疗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处于同一基线水平。(3)与治疗前比较:①两组穴位贴敷治疗结束半年内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穴位贴敷治疗结束后第1、3、6个月哮喘控制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穴位贴敷治疗结束后第1、3、6个月ACT评分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两组穴位贴敷治疗结束后第6个月哮喘认知水平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间比较:①穴位贴敷治疗结束后半年内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慢病管理平台组穴位贴敷治疗结束后第1、6个月总有效率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病管理平台组穴位贴敷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总有效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穴位贴敷治疗结束后第1、3、6个月哮喘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穴位贴敷治疗结束后第1、3、6个月AC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慢病管理平台组穴位贴敷治疗结束后第6个月哮喘认知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穴位贴敷疗法可以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提高哮喘控制率和ACT评分,有助于改善哮喘患者病情的控制水平。(2)哮喘慢病管理平台的管理模式在提高哮喘患者的认知水平方面是可行有效的。(3)穴位贴敷疗法结合哮喘慢病管理平台的管理模式可以减轻哮喘患者主要症状的发作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