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英文版)(1951-1966)小说国家政治形象重塑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by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学》(英文版)诞生于新中国建国伊始这一特殊时期,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份对外发行的官方刊物,其出版发行承担了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任务。目前学界已有一些学者对《中国文学》(英文版)给予了关注,但研究深度与广度还有待加强。对于《中国文学》(英文版)的政治形象塑造这一问题仍未有人解答,但回答这一问题对于我们加深对《中国文学》(英文版)翻译活动的认识,深究翻译现象背后的政治文化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中国文学》(英文版)(1951-1966)小说,通过文本分析加语料库工具辅助的方法探讨了小说原文所呈现的中国国家政治形象,并通过汉英文本对比分析的方法讨论了《中国文学》(1951-1966)小说英文版中国家政治形象重塑所呈现的变化。研究发现,《中国文学》(英文版)(1951-1966)小说原文呈现的国家政治形象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反封建,灭军阀,清土匪;顽强御敌;社会主义热情高涨。译文重塑国家政治形象呈现的变化主要有:突出国家领导人力量;避免原文中国共产党负面因素外宣;增强战士的革命性。最后笔者结合“十七年”政治文化背景分析了译文国家政治形象重塑呈现变化的原因。首先,赞助人与国家领导人身份的重叠是国家领导人力量在译文中加强的重要原因;其次,《中国文学》诞生的特殊时代背景赋予了它对外塑造正面政治形象以利于新生政权巩固、为国家发展赢得良好国际环境的必要性;最后,译者的政治正确性为译文塑造正面政治形象提供了保障。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药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42例急性阑尾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静脉点滴,对照组只用
随着国家产业与人才政策的实施,公共服务精准化已经成为衡量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政府部门未来的工作重心。通过智能信息技术来实现高端人才引进精准化,高端人才管理精
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H9亚型禽流感是养禽业必须预防和控制的三种重要疫病。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近年来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是基因Ⅶ型强毒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H9亚型禽流感在我国家禽中广泛存在,传播效力高,传播速度快,是目前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改变了组织部门的传统管理模式。文章首先介绍电子政务和知识管理的理论内容,而后分析了沈阳市人事局的电子政务环境下知识管理建设的障碍和障碍突
目的建立大鼠D-半乳糖衰老模型,检测其脑、胃、肝、大肠、小肠细胞浆及线粒体自由基代谢相关指标(SOD、CAT、XOD、MDA、ONOO-).方法引用模糊综合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