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国的经济运行中,储蓄作为消费的对立面,起到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作用,同时作为国民财富积累的源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资本存量,进而影响投资、经济增长及就业。与世界其他各国相比,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02-2012年间居民储蓄率保持在48%的高水平上。高储蓄率虽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基础,但易导致银行体系风险加剧、内需不足而过度依赖出口、产能过剩等问题。近年来,国家一直将扩大内需、调整消费结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和调节消费的政策,但收效甚微。针对我国高储蓄这一特征事实,新古典经济学家主要提出四种理论解释,包括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及莫迪格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本文提出第五种解释——基于行为经济学框架的解释。本文认为,我国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三重转型期,居民储蓄不仅受到人均收入、人口结构、通货膨胀率等外部因素影响,还受到居民自身行为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前景理论与心智账户理论进行验证和研究发现,居民的损失厌恶心理和区别对待不同来源收入行为也是造成当前我国居民储蓄高居不下和城乡消费差距日益扩大的重要原因。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介绍本文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并归纳研究创新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首先以储蓄理论发展过程为依据,对已有储蓄理论及在我国的适用性检验进行综述,然后从影响居民储蓄的外部因素和行为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并总结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其中,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增长、人口结构、社会保障、通货膨胀等,行为因素则包括前景理论和心智账户理论。第三章为我国居民储蓄问题基本分析,考察传统外部因素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在重新估算1953-2012年间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基础上,通过大样本协整检验,考察我国居民储蓄率与抚养比、人均收入及收入增长率等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居民储蓄率与长期收入增长率、老年抚养比变化率、社会保障支出的对数、少儿抚养比变化率、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进一步提出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我国居民储蓄率的短期波动,误差修正模型显示,收入长期增长率的短期提高对居民储蓄率水平的提高表现出显著的正面影响。考虑到我国建国至今,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革,尤其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数据极可能出现结构性变化,个别变量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可能会存在阶段性变化,因此引入虚拟变量,将全样本划分为两段并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老年抚养比及社会保障等变量序列在1987年出现结构性变化。第四章将行为金融学中心智账户理论引入我国居民储蓄问题分析,在对理论进行宏观、微观层面数据检验的基础上,考察我国城乡居民的心智特征,并从收入来源角度进行城乡异同分析。按收入来源将收入细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使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分别对我国31省市2002-2012年城镇、农村两个样本进行心智账户理论的宏观检验。结果显示无论城镇样本,还是农村样本,不同来源收入之间的边际储蓄倾向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转移性收入对居民储蓄的影响都不显著,其余三种收入的边际储蓄倾向: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且农村居民整体上表现出更高的储蓄倾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我国居民收入账户分为工作相关常规收入、非常规收入及经营投资收入三个次级账户,将消费账户分为生活必需支出、家庭建设与个人发展支出、情感维系支出及享乐休闲支出四个次级账户,将储蓄账户分为安全型保障储蓄与风险型储蓄两个次级账户,通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进行心智账户理论的微观检验。研究结果同样支持心智账户理论,其中城镇居民在生活必须支出账户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而农村居民则在家庭建设与个人发展账户上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进一步地,将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是否享有医疗保险、子女数量、主观健康程度、主观生活水平及收入水平等因素引入分析,建立Logit模型刻画我国居民的心智特征,研究发现上述各变量对城乡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城乡居民的边际储蓄倾向差异及不同来源收入占比变动趋势,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提供合理解释。第五章将前景理论引入我国居民储蓄、消费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理论进行检验,并从收入波动角度对我国高储蓄现象及城乡消费差异进行解释。从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出发,将收入正、负向变动引入模型,建立可检验的损失厌恶计量模型,并结合我国城镇居民2005年1季度-2012年4季度、农村居民2003年1季度-2010年4季度的省际面板数据,以及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2011年和2013年全国调查数据,进行前景理论的宏观和微观的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传统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不成立,当期收入变动均会对当期消费产生显著影响,当居民面对当期收入减少的状态时,消费随收入的变动更加明显,支持前景理论。创新性地将心智账户中不同来源收入引入前景理论模型,分析当不同来源收入存在正、负向变动时,居民消费中损失厌恶现象程度差异。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在工资性收入中表现出明显的损失厌恶,而农村居民则更厌恶转移性收入的损失。居民面对收入负向波动的损失厌恶心理,以及城乡居民损失厌恶程度的差异,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近年来快速增高的居民储蓄率和越来越明显的城乡消费差距现象。第六章总结全文研究结论和不足,并提出政策建议。中国居民的高储蓄现象不仅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同时也受到居民行为因素影响,损失厌恶心理及心智账户都会对居民的储蓄和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在保证居民收入平稳的基础上,注意城乡居民的行为特征差异,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以有效促进消费并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将行为经济学中前景理论和心智账户理论引入我国居民储蓄问题分析之中,研究结论表明居民心理因素会对储蓄行为产生影响,城镇、农村居民损失厌恶和各来源收入边际倾向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高储蓄现象和城乡消费差异现状;(2)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和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全国基线调查数据,进行全面的心智账户理论和前景理论检验,发现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数据均支持心智账户理论和前景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3)建立Logit模型,分析我国城镇、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心智特征异同,研究指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是否享有医疗保险、子女数量、主观健康程度、主观生活水平及收入水平等因素对城乡居民存在不同程度影响;(4)将心智账户理论引入前景理论,进行城乡居民不同来源收入的损失厌恶差异研究,发现城镇居民对工资性收入表现出明显的损失厌恶,而农村居民则更加厌恶转移性收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