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作用下,传统的乡村社会结构已经面临解体。行政村体制的建立,使新型的乡村社会的关系模式在由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的过渡中酝酿诞生。这种正在逐步成型的结构模式在与村民自治制度的相互作用中,对基层民主的运行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从乡村社会关系结构的角度对村委会选举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结构洞理论为基础,本文采取了过程——事件分析的个案研究方式,从网络关系的角度对案例村庄村委会选举中的关系变化进行详细分析,试图通过对村庄2012年村委会选举前后村庄权力结构和网络格局的变化证明如下三个假设:第一,同市场领域一样,乡村政治场域内也存在着一种竞争性的社会结构,结构洞中桥梁的作用成为左右选举结果的关键。第二,与弱关系性质的市场结构不同,半熟人社会的结构洞具有流动特性——即乡村社会结构的流动性。第三,在经济理性的作用下,人们之间的关系受利益的引导,从而产生强弱程度的变化,成为引发结构洞的转移内在动力。文章撰写的过程中,上述内容被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首先分析了将村委会选举纳入本文视野的背景因素和主要原因,其次笔者对文章中涉及到的主要概念进行了定义,最后是对所使用研究方法的介绍。第二章是本文的文献综述部分,在对前人研究路径和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自己的理论创新点,建构起文章的整体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设。第三章是关于2012年选举前的村庄关系结构的介绍,以此来深化读者对村庄关系结构变迁的把握,凸显网络关系的变化对村委会选举的影响。第四章从两个方面对新一轮选举中所形成的关系格局及其对选举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论述。第五章作为文章的结语部分,主要内容是通过案例分析来验证笔者关于结构洞与网络关系的三种假设,以及研究所得结论的局限性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