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膏状磷脂为原料,用丙酮为溶剂,采用溶剂法,以粉状大豆磷脂为原料,利用乳化萃取技术进行了分离提纯制备高卵磷脂含量大豆磷脂的研究,优化了工艺条件,并建立了影响因素的二次回归方程。同时对多相溶剂萃取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以膏状大豆磷脂为原料,用丙酮为溶剂制备了粉状磷脂。对萃取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了洗涤次数,溶剂与膏状磷脂的比,丙酮中水的含量及萃取时的温度对粉状磷脂的纯度的影响。用正交设计优化了的萃取条件。在12℃,洗涤5次,膏状磷脂(g):溶剂(ml)=30:250,萃取2min可得纯度为98.5%的粉状磷脂。 2、以乙醇为溶剂,以粉状大豆磷脂为原料进行分离提纯,(a)研究了抽提温度、乙醇浓度、磷脂与溶剂的比例、抽提时间对抽提结果的影响;(b)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确定了最优条件为:抽提温度:-10℃;磷脂/溶剂:25g/300ml;乙醇体积分数为:95%;抽提时间:10min,使PC含量从原料中的25.6%提高到了69.65%;(c)通过二次回归正交设计试验进一步分析了各因素对抽提结果的综合影响,用数学优化方法建立了各因素影响的二次回归方程。 3、以乙醇为溶剂,以PC含量为54.48%的大豆磷脂为原料,进行二次萃取,实际操作为降温提取,实验结果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在所设计的实验中,提取物中PC含量从原料中的54.48%提高到了76.68%。以己烷—乙腈为溶剂对粉状磷脂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双溶剂萃取,从原料中的63%提高到90%左右。优化的萃取条件为:在30℃,磷脂/正己烷为0.01g/ml,正己烷/乙腈(v/v)为1:2.5时,乙腈相提取物中PC含量、PC含量与PE的分离度可分别达到90%和52。 4、对大豆磷脂的表面物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PC含量的磷脂的水溶液的电导率。测定了磷脂的润湿力和乳化力。建立了测定HLB值的实用方法。研究了磷脂作为乳化剂对豆油—水的乳化液的乳化稳定性,并观察了电解质(NaCl)对其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加入电解质时形成稳定的乳状液需要更多的乳化剂。 5、建立了利用HPLC方法测定磷脂中各组分的定性及定量的分析方法。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可靠性均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