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村镇崩滑地质灾害评价与控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6014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我国村镇建设得到迅猛发展,但乡镇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地质生态环境,一些地区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村镇地质灾害的现场调查、评价、设计及治理并没有快速的、简易的方法。本文建立了一套现场快速调查方法及评价体系,结合北京市双大路(双塘涧~柏峪段)燕家台滑坡、四川九寨沟县杨家岩崩塌体、三合沟滑坡型泥石流等典型村镇崩滑地质灾害的工程实例,对村镇崩滑地灾害的现场调查、成因模式分析、稳定性评价、变形监测及变形控制进行系统研究。最后,以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和成因分析为基础,建立了山区村镇选址原则,以彭州市干溪沟流域为例,选择了2个新农村建设场址。通过上述内容的研究,可得到以下结论: (1)在岩体结构快速描述基础上,通过快速测量岩体RQD值和回弹值进行岩体质量快速分级,根据边坡崩滑灾害的失稳模式,分别提供了快速支护方式,为边坡支护的快速设计提供了依据。建立了“现场调查-稳定性评价-治理设计-变形监测-信息反馈-设计优化”的村镇崩滑灾害系统性一体化的研究思路。 (2)通过对双大路燕家台滑坡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是一顺层蠕滑体,沿弱面蠕滑的发生是以其前缘的小背斜被沟谷切穿和公路施工挖除为前提的。在此之前,由于前缘的背斜呈高耸状,坡体不具备蠕滑条件,随着河谷下切,阻挡蠕滑发生的背斜部分逐渐侵蚀,局部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被开挖,发生蠕滑的层间挤压带开始出露于地表坡体在中、后部顺层段推力作用下,开始蠕滑,并运用离散元(UDEC)软件模拟了其演化过程。通过对边坡变形稳定性分析,开挖支护后边坡整体位移较小,为1.72cm,坡体处于稳定状态,锚索+防排水+裂缝填塞处理措施能够对滑体进行有效加固,设计方案合理。 (3)杨家岩崩塌体的崩塌模式主要为正常卸荷型、楔形体滑移型、陡缓裂隙组合滑移型、倾倒-弯曲-折断型;崩塌失稳后的运动过程包括自由落体运动阶段、弹跳阶段和滚动阶段,分别建立了各运动过程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山区村镇崩塌灾害评价系统:运用颗粒流软件(PFC)模拟了典型块体的运动全过程,计算了各运动阶段滚石的运动速度、运动距离、弹跳规律等;对崩塌区及潜在不稳定斜坡坡体,采用主动防护网进行防护,防止较大块体崩落:针对不同斜坡在崩塌体滚落位置处设置被动防护网,以阻挡崩塌滚落的落石,确保公路车辆及行人的安全。 (4)三合沟泥石流物源类型主要为流域内的滑坡堆积体、沟岸崩坡堆积体、沟两侧斜坡残坡积物及沟道中的泥石流堆积体和冲洪积物,其中滑坡堆积体2处,崩坡堆积体3处,沟床堆积物1处,残坡积体2处,固体物源成分主要为碎、块石、卵砾石等,母岩为板岩、千枚岩、灰岩。据本次调查估算,三合沟固体物源总量约105.6×104m3。在实施泥石流防治时,宜采用坡体防护、沟道治理兼顾,全流域统筹综合治理方案,建议采取固坡+拦挡的治理措施。 (5)以彭州市干溪沟流域为例,分析了典型地质灾害的成因,大白岩逆冲崩塌体经历了岩体逆冲、崩塌、堆积3个阶段的发展:大团包滑坡体经历了倾倒、折断、堆积、滑动4个阶段的发展。流域有滑坡7处,崩塌体6处、3处滑坡中有2处发生在上中游,形成松散堆积物方量约有340×106m3,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在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村镇选址的原则,选了花溪村、黄村2处新村规划区,并对典型地质灾害提出了治理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关于结构抗火和火灾后损伤评估及修复等问题,各国学者已分别就火灾过程中构件的温度发展过程及构件内部温度场、高温下与高温后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热工特性、构件与结构
采用室内大型拉拔试验研究格栅与膨胀土界面的摩擦特性,提出了土工格栅与压实膨胀土的简化界面模型及其参数,结合膨胀土三轴试验结果,采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对坡率为1:1、高为20
输电塔作为电力输送的支柱,约占线路总投资的40%,占有的比重很大,其结构强度、力学性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输电塔的主要破坏形式为受风破坏,因此对
目前,我国铁路隧道设计阶段支护参数的确定多用工程类比法,即先对隧道围岩进行分级分类,然后根据相应的技术规范确定支护类型和参数。《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关于围岩的基本分级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是混凝土内配置型钢(轧制或焊接成型)和钢筋的结构,型钢、钢筋、混凝土三种材料协同工作以抵抗各种外部作用
传统的板桩地连墙结构普遍应用于中、小型码头建设,优点在于地基承载力要求较低,施工简便,技术可靠。传统的板桩码头若用于建设深水泊位,就需要设计非常厚的板桩墙,才能承受巨大的
为了解型钢混凝土(SRC)构件的受扭性能,进行了4根SRC试件和2根普通钢筋混凝土(RC)对比试件在纯扭矩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试件设计以配箍率、配筋率以及型钢含钢率为主要参数,组
对于特大桩距的复合桩基,当单桩为摩擦桩(或端承力较小的端承摩擦桩)时可认为各桩的工作状态将从弹性支承转为完全塑性支承,即塑性支承桩。在满足整体安全度的前提下,可令各单桩
软粘土一般是指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抗剪性低、压缩性高、渗透性低、灵敏度高的粘性土的泛称。软粘土及其复合地基在循环荷载(地震荷载、波浪荷载、交通荷载等)作用下的不排